《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9-08-07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園藝植物育種學》是園藝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必修課程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畢業(yè)后從事園藝生產及其相關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識與技能的重要課程(余小林,2009)。課程組經過20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園藝植物育種學》的課程體系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完善,園藝植物育種的課程教學融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取得了優(yōu)秀的教學效果。本文在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河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專業(yè)的教學現狀,探索了一套較好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供相關人員參考。
1 改革課程內容,完善課程體系
《園藝植物育種學》由原來的果樹育種、蔬菜育種、觀賞植物育種三門課程合并而來,三者雖有相似之處,但有很大差異。為了保證教學質量,課程組進行了育種課程的體系改革,把果樹、蔬菜、觀賞植物育種的教學內容歸納成有性繁殖植物和無性繁殖植物兩大部分,每一種育種途徑都根據有性繁殖植物和無性繁殖植物的特點分別講述,既突出了不同繁殖途徑園藝植物的育種特點,又使章節(jié)間的聯(lián)系更自然、更緊密。同時針對《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增加了太空誘變育種、離子注入誘變育種、生物技術輔助育種等新穎性和前沿性的知識內容。
2 建設合理的人才梯隊,注重課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目前承擔本課程的教師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實驗師1人;課程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的6人、碩士2人、學士1人,博士學位人員占66.7%;從年齡結構來看,50~60歲2人,40~50歲3人,35歲以下4人,4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教師比例的55.6%,年齡結構合理;8名主講教師中,來自中國農業(yè)大學1人、華中農業(yè)大學2人、中國農業(yè)科學院1人、美國田納西大學博士后1人、河南農業(yè)大學3人,外校畢業(yè)人員占課程組教師總數的62.5%,學緣結構合理。
課程組十分重視中青年教師培養(yǎng)和師資隊伍建設。對于中青年教師,課程組高標準、嚴要求,為青年教師配備有教學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每人都制訂有詳細的培養(yǎng)計劃,從聽課、指導實驗、實習做起;同時鼓勵青年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鼓勵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鉆研新的教學方法;積極爭取并督促中青年教師進一步深造、充實自己,教師分批培訓進修或攻讀學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課程組已是一支學歷、年齡和學緣結構合理、業(yè)務素質高、學歷層次高、發(fā)展后勁強的教學隊伍,為課程的全面建設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3 利用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雖可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但又存在缺少教學互動、不利于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的弊端。為了提高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效果,課程組進行了認真探討。一致認為課件的制作既體現了教學思路的設計,也體現了教學的要求和內容,直接關系著教學的效果,優(yōu)秀的課件相當于把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引進了課堂。通過認真設計,根據傳統(tǒng)教學板書的先后順序制作課件提綱,將講授內容、需要重點強調的內容、例證、結論等利用“自定義動畫”全部制作成可隨時調動的動畫課件;再利用“超連接”等手段,把提綱保留在講課的屏幕上,課堂講授時學生對講授的內容和重點一目了然,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孫守如,2008)。
4 加強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團隊成員在國家級、省部級等多個科研項目的支持下,在育種新技術、新品種選育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方面將桃、核桃、獼猴桃、西瓜、黃瓜新品種選育過程與育種技術直接作為育種教學案例應用于本課程教學,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新穎;另一方面注重課堂理論教學與科研、生產及推廣的緊密銜接,引導學生參加課題組承擔的為服務“三農”和地方經濟作出貢獻的科研項目,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陳明,2007)。
利用實習周,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一方面組織學生到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河南省農科院、鄭州市蔬菜所、鄭州市月季園參觀,另一方面請知名專家作報告,擴充園藝育種領域的新知識、新動向和新思想。此外,充分利用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等研究單位的種質資源和育種新思路、新方法,結合本;氐挠N科研,優(yōu)化教學體系,使學生了解園藝生產的發(fā)展現狀和趨勢,深刻意識到育種在園藝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5 安排課程論文,改革考試評價體系
在學習效果評價方式上,采取課程論文、實踐操作成績和筆試相結合的成績考核方式,其中理論考試占70%,實驗課成績占30%,課程論文占實驗成績的30%。
新的考試評價體系改變了學生“考前突擊,考后忘記”的學習陋習,既培養(yǎng)了優(yōu)良的學風,也大大提高了培養(yǎng)質量,增強了學生學專業(yè)、愛專業(yè)的思想,提高了學生科研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顯著提高。此外,學生在進行引種部分理論學習后,通過制定一份某一園藝植物引種計劃的措施,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熟悉引種工作的各項環(huán)節(jié);同時提高了學生收集、運用資料的技能,學習科研論文和研究報告的寫作方法,重點在于做好綜合分析工作,達到能獨立設計引種方案,指導進行引種試驗的目的。
經過多年的課程建設與改革,《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隊伍、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的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教學成果顯著,特色分明,于2011年被遴選為校級精品課程,得到校內外同行專家的肯定,產生了良好地示范作用。課程組將以此為契機,繼續(xù)堅持不懈的探索《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改革,為培養(yǎng)出更多更高水平的園藝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余小林,向珣,曹家樹.加強實踐性教學,提高本科生育種綜合素質—— 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建設及其教學改革初探[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103~106.
[2]孫守如,李靖.多媒體課件在園藝植物育種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初探[J].河南教育,2008(2):56.
[3]陳明.園藝植物育種學立體化教學體系構建初探[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07(2):76~78.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