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翻譯中的文化差異和翻譯技巧 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廣告翻譯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2-1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要:本文對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廣告翻譯中的文化差異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理論與實例對廣告翻譯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廣告 文化差異 廣告翻譯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在品牌的推廣過程中,廣告也跨出國門,同時也跨進了不同的文化領域。廣告如何在異域得到準確的宣傳。并最大化地擁有通達率,得依靠入鄉(xiāng)隨俗的翻譯。本文對廣告翻譯中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分析,并結合實例給出一些廣告翻譯的建議。
一、廣告翻譯中的中西方差異
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指出:“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廣告翻譯也只有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異,才能用準確而又適宜的詞語來迎合當?shù)叵M者的心理,達到廣告?zhèn)鞑サ哪康摹?
1.思維模式的差異
思維制約著語言,什么樣的思維模式產(chǎn)生什么樣的語言表達方式;什么樣的語言表達方式折射出什么樣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的差異正是造成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國學者認為,西方人的思維模式是直線式的,表達簡潔明了,而東方人的思維則屬于螺旋式,說話委婉含蓄。英語廣告語言受其思維模式影響,往往言簡意賅。正如麥斯威爾咖啡的廣告詞“Good to the last drop”,當這句簡練的廣告詞飄至中國時,其最佳翻譯并非逐字照翻的“好到最后一滴”。這樣直白的廣告語太硬,缺乏意境,無法植根中國人的腦海。含蓄的中式表達方法對其進行修飾,譯為:“滴滴香濃,意猶未盡”。如此的廣告語同咖啡的余香、無窮的回味融合到了一起,讓大家在品味廣告詞的同時,勾起了品一品這款咖啡的欲望。
2.價值取向的差異
價值取向直接決定著消費者對廣告的接受與否。從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價值取向的差異源于文化背景的差異。中國人注重群體,強調群體觀念,求大同,而西方則崇尚個人主義,個性的張揚,重差異。因此,在中國的廣告用語中推崇的是“用了都說好”“男女老少皆宜”“哪家人多就進哪家”等從眾性語句。英語廣告中卻是常用“you(你)”以針對個人的口吻對消費者進行說服,使其感到被尊重,進而產(chǎn)生消費的欲望。例如天津出租汽車公司的廣告語“接天下客,送萬里情”被譯為了“Ready to meet you fromall over the world”。如此澤法在西方國家能大大縮短消費者與廣告商之間的距離。若將“客”字直譯為“guests”則顯得生分,有距離感。
如此看來,有了對價值取向差異的了解才能翻譯出誘發(fā)消費渴望的廣告。
3.文化背景的差異
每種語言都有其深遠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這種文化背景的差異往往造成中西方對事物描述方法的差異。這在廣告翻譯中有著較大影響。例如“zephyr”的翻譯。這個單詞的字面意思是“西風”;谔囟ǖ牡乩砦幕尘,英國的“西風”是帶來溫暖的風,其意是美好的。但在中國,困于類似“窮得喝西北風”的說法,“西風”已毫無溫暖之意,而變成了寒風。由此“zephyr”商標來到中國后被改譯為“和風”。
4.民俗差異
語言包含了使用同一語言的社會成員之生活經(jīng)驗和風俗習慣,不同的民俗在語言表達中能得以體現(xiàn)。因此,在廣告翻譯時民俗也應得到相應的重視。例如,狗在西方被看作人類的朋友,像子女一樣的家庭成員。到了中國,狗卻沒有這樣的地位。自然就出現(xiàn)了英語中的“l(fā)uckydog(幸運兒)”和漢語中的“狐朋狗友”這樣的褒貶差異。再例如喜鵲在中國象征著吉祥,諺語有云“喜鵲叫,喜事到”。就憑其名中有個“喜”字便可見一斑。英語中的"magpie(喜鵲)”常用來比喻“喋喋不休”“令人討厭”的人。如果真有“喜鵲”這一品牌被直譯到西方國家,估計其市場前景堪憂。
5.審美觀差異
各地域受地理環(huán)境、經(jīng)濟發(fā)展影響,審美情趣也有所不同。廣告翻譯要尊重當?shù)卮蟊娢幕、審美水平和視角。例如,曾?jīng)上海的“白翎”鋼筆由于被譯為“White Feather”,在英國無人問津,因為“白色的羽毛”在英語中象征的是膽小鬼。
三、關于廣告翻譯的建議
前面分析了一些廣告翻譯中的中西文化差異,了解了地域文化差異對廣告翻譯的影響。下面就如何結合當?shù)匚幕尘,對廣告給予準確而合理的翻譯,提出筆者的一些建議。
1.了解商品的受眾特點
廣告翻譯中了解商品的自身特點重要,了解其受眾特點更為重要。進行廣告翻譯時,原文一般都能將商品最主要、最重要的特點進行描述,但由于文化差異,原文對商品特征描述的方式方法未必能迎合目標語所在地的受眾。因此,結合當?shù)匚幕尘,考慮當?shù)厥鼙姷乃季S模式、價值取向、審美觀,作出恰到好處的翻譯,是廣告翻譯的關鍵。例如眾所周知的可口可樂翻譯,“coca-cola”中“coca”與“cola”本是兩種香料的名稱,商品名稱很準確的描述了商品的主要原料和特點?赡苊绹鴱V告受眾是知道這兩種香料的口感的,他們能很快聯(lián)想到在飲用這種飲料之后的感覺?墒牵@些香料在中國不為人所知,大家也就無法想象這種飲品的特點。因此將其譯為“可口可樂”,一下就表現(xiàn)出了口感和給受眾帶來的回味。這就是考慮當?shù)厥鼙姷膹V告翻譯中非常成功的案例。
2.靈活運用翻譯手法,直譯意譯適時結合
廣告翻譯常用的方法有直譯法、意譯法、套譯法、音譯法。何時采用何種翻譯方法需要結合商品的自身特點,受眾特征以及相應的文化背景,有時還需要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靈活地結合起來使用。
(1)直譯法
直譯法就是在表達原文意思的時候,使譯文的表達形式和句法結構盡量同原文保持一致,做到“神”“形”兼?zhèn)。這種翻譯手法主要用于原文和目標語之間具有文化共性的情況,它能讓人產(chǎn)生相應的聯(lián)想。例如,我們常用羽毛來形容物體輕巧,同樣在英語中"feather(羽毛)”也有此意。有一則眼鏡廣告中就用了這樣的比喻:Featherwater:lightas a feather。由于中英文中都有“輕如鴻毛”一說,此處廣告完全可以直譯。
(2)意譯法
意譯法是指通過對原文深層意蘊的理解和消化,將原文的表層結構打破和重組,然后轉化為譯文自然流暢的表層結構。意譯常利用更為符合當?shù)叵M者的形象、生動的語言吸引受眾。例如我國的“玉兔”商標,若直譯為“Jade Rabbit”很容易讓人誤解為玉做的兔子,且與其“月宮玉免”的典故毫無聯(lián)系,也使得翻譯完全失真。這時,需要對典故進行引用,將“玉兔”譯為 “Moon Rabbit”,以意譯的方式,更為準確地表達品牌的寓意。
(3)套譯法
套譯法就是借用目標語中的諺語、詩歌、習語、名言佳句、成語典故等進行翻譯的方法,以提升廣告的親和力和表達力。有一則輪胎廣告是“He laughsbest who runs longest”,它被譯為“誰跑得最久,誰笑得最好”。此廣告語的翻譯就套用了英語中很常用的一條習語“He laughsbest who laughs last”,用runslongest替換了laughs last,既體現(xiàn)了該品牌輪胎耐用的特點,又親切溫馨,易于接受,宣傳效果明顯。
(4)音譯法
音譯法就是根據(jù)原文發(fā)音和譯文發(fā)音的相似性進行翻譯的方法,以加深受眾的印象。例如“Puma”意思是“美洲獅”,但此品牌沒有根據(jù)其意進行翻譯,原因就在于中國大眾對美洲獅沒有概念,其形象模糊。當將此品牌音譯為“彪馬”之后,以“馬”的形象將品牌展現(xiàn)在中國受眾面前,更加突出了它作為運動品牌的特性。
(5)音譯、意譯相結合
音譯、意譯相結合其實是一種巧譯,是有意識地改變品牌的文化內涵,轉換其原有的文化信息,以新的表達方式,以新的寓意來達到文化推銷的目的。此種翻譯手法運用于廣告翻譯時最為成功、眾所周知的經(jīng)典案例是香港品牌“金利來”的翻譯!癎oldlion”的翻譯結合了意譯與音譯,其中“gold”被意譯為“金、利”,“l(fā)ion”被音譯為“來”,象征著財源滾滾而來,更能迎合中國受眾的心理,創(chuàng)造了一種巧妙的結合契機。
3.再創(chuàng)造性翻譯
再創(chuàng)造性翻譯意指已經(jīng)脫離翻譯范疇重新創(chuàng)造。再創(chuàng)造性翻譯雖然在中英兩種文字字面意思上很少有相似之處,但卻能被認可在中英兩個版本的廣告中指代同一種商品,這是一種“意會”。例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被再創(chuàng)造性地譯為“GoBelieve”。這不僅在發(fā)音上與“狗不理”契合,而且足以讓英美受眾產(chǎn)生值得信賴的美好感覺。這種找準了中西文化切入點的“意會”,可以避免本土文化失語。再創(chuàng)造性翻譯就是尋找中西文化的結合點,達到兩種文化的交融。
由此可見,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廣告翻譯的使命已不再是單純的語言轉化,而是一種跨國界、跨文化的商品價值的再體現(xiàn),同時也承擔了文化交流的使命。
相關熱詞搜索:翻譯 文化差異 技巧 廣告翻譯中的文化差異和翻譯技巧 中西文化差異翻譯 中英文化差異翻譯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