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fā)揮負面清單制度的積極作用 [怎樣發(fā)揮負面新聞的正面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02-2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關鍵詞】負面新聞 正面引導 “以正面宣傳為主”是我國新聞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需要時時謹記的重要方針。把正面宣傳落實到新聞上,就是以正面新聞為主,與之相對應的則是負面新聞。多年來,按照“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負面新聞受到多重控制:有出自媒體的“自律”,有來自上級的指令,有來自左鄰右舍的招呼,有金錢開道的所謂“公關”。如此一來,負面新聞往往胎死腹中,難以走入公眾的視野。
實際上,負面新聞作為正面新聞的補充,是大眾傳媒經(jīng)常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傳播內容。任何新聞信息在媒介的傳播中,均有正、負兩種效果。負面新聞通過合理的引導,完全可以化“負”為正,發(fā)揮積極的社會影響。
一、負面新聞在信息傳播中的重要地位
南京大學鄧利平教授認為:“負面新聞是現(xiàn)實中產生的一種狀態(tài)及價值判斷。從內涵來看它是悖于社會正向發(fā)展變動的事實,是人與社會、自然的關系發(fā)生沖突、失衡的變動!鄙綎|大學威海分校張威教授認為:“負面新聞集中于那些與現(xiàn)行社會秩序和道德標準相沖突的行為,及像犯罪、丑聞、性攻擊、事故和自然災害等類似的反常事件!蓖ㄋ椎刂v,負面新聞信息就是我們現(xiàn)存社會中災難性事件和破壞社會行為秩序的事件所傳達出的信息,即我們常說的天災和人禍,如自然災害,交通事故、爆發(fā)性流行病、社會政治經(jīng)濟局勢的突變等等。不管屬于哪一類,負面新聞事實都是消極的,有害的,是影響社會進步,阻礙歷史進程的。那么,媒體為啥還要報道負面新聞呢?
從新聞自身的價值來看,負面新聞是一個永恒的題材,也是新聞報道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領域,這一點中外概莫能外。在普利策獎80多年的歷史中,絕大多數(shù)獲獎作品都屬于負面報道。美國新聞學教授比爾伯尼博士曾解釋說:“對新聞媒介來說,最有市場價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災、火災、地震、謀殺、戰(zhàn)爭、行業(yè)糾紛以及死亡和傷害。具有負面因素的新聞題材對記者來說更加重要!币驗樨撁嫘侣剮缀鹾w了新聞價值的所有要素:突發(fā)性、顯著性、異常性、接近性、重要性、情感性,很容易激起受眾的興趣,被認為是新聞中的“富礦”。
從負面新聞自身的作用來看,通過對不良現(xiàn)象的批評,對丑惡現(xiàn)象的披露,負面新聞可以充分發(fā)揮其輿論監(jiān)督作用,有利于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防止腐敗;有利于弘揚正氣,創(chuàng)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正是因為負面新聞的監(jiān)督作用,使得一些丑惡現(xiàn)象被曝光,問題才能得到改正、制止及解決。以2008年轟動全國的“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為例,被媒體曝光的“問題奶粉事件”對于三鹿集團及其相關企業(yè),相關監(jiān)督檢查部門等來說,不僅內容是負面的,效果也肯定是負面的。然而,對于千千萬萬消費者,特別是已經(jīng)患病乃至死亡的嬰幼兒及其家庭來說,雖然內容是負面的,但由于明白了真相,并且可以得到政府和醫(yī)療單位的免費救治,其效果則是正面的、積極的。同時,正是這樣的負面新聞,推動了全國奶制品行業(yè)的全面整頓,使數(shù)萬名患病兒童得到及時救治,避免了更多的祖國花朵繼續(xù)受到毒害。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標準來衡量,這一負面新聞的作用并不“負”,而是正面的、積極的。
二、負面新聞的多重功能
負面新聞報道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產生消極的、不好的影響,也可以產生積極的、正面的效應。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矛盾可以互相轉化,只要作為信息“把關人”的新聞媒體對負面新聞信息的認識正確,傳播的指導思想端正,在傳播的技術層面上采取合適的報道角度、表現(xiàn)手法,并注意恰當?shù)膱蟮罆r機,完全可以弱化其負面功能而彰顯其正面功能,同樣可以為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除了上文提到的輿論監(jiān)督的功能外,負面新聞還具有認知功能、警示功能、激勵功能、平衡功能等積極的功能。
認知功能。即讓受眾對生存環(huán)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如眼下媒體對甲型H1N1病毒的報道,讓公眾對這一病毒的特征以及它所帶來的危害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從而加以積極的防范。
警示功能。負面新聞觸目驚心的事實往往能使人警惕,引人反思,同時給人以告誡。如媒體對鳳陽晶鑫礦業(yè)公司爆炸事故的相關連續(xù)報道,已經(jīng)引起國家安監(jiān)總局的高度重視,要求嚴查事故原因追究責任,檢察機關也已經(jīng)介入調查是否存在瀆職犯罪。而這一新聞無疑也提醒了同類企業(yè)及從業(yè)人員――“安全生產、警鐘長鳴”。
激勵功能。負面新聞報道的壞消息都以其突發(fā)性、刺激性、尖銳性給人們帶來一定的震撼和觸動,使人們產生危機感、緊迫感,從而激勵人們奮起抗爭、迎接挑戰(zhàn),積蓄和釋放自身的能量,改變自然和社會,推動歷史進步和發(fā)展。比如2008年震驚中國和世界的“汶川地震”,媒體在報道了這一巨大自然災害之后,將更多的傳播內容側重在報道四川人民在面對這一災害后的抗爭及全國人民齊心協(xié)力,幫助災民重建家園之上,人們在這一事件之后,雖然失去了很多,但也收獲了感動、堅強、信心。
平衡功能。即通過對負面新聞信息的報道,可以使受眾達到放松情緒、減輕壓力、緩解矛盾、協(xié)調環(huán)境的效果,也就是西方社會學里說的“減壓閥”功能。
綜上所見,負面新聞信息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洪水猛獸”,關鍵是看何人所用,如何報道,持何種價值取向,只要發(fā)揮得當,引導得法,它亦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將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不但不會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產生矛盾和沖突,反而能產生正面的社會效應。
三、怎樣發(fā)揮負面報道的正面效能
既然負面報道并不等同于負面效應,那我們又該如何做好負面新聞信息的報道,發(fā)揮其更大的正面效能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實事求是,堅持信息公開透明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媒體對負面事實只有如實傳播,實事求是,在宏觀上反映社會生活的真實與完整,才能保障受眾的知情權,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與“非典”時期公眾的人心惶惶相比,媒體在之后對禽流感、手足口病以及今年的甲型H1N1病毒傳染事件的報道就較為成功,堅持了信息的公開透明原則,使得社會平穩(wěn)安定,波瀾不驚。正因媒體將這些病毒的信息在第一時間傳達給公眾,使大家對這些傳染病有了充分了解,知道如何預防,疫情發(fā)展到什么程度,自己如何避免感染等,“心中有數(shù)”的公眾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和政府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媒體也樹立了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形象。
2.靈活應變,合理把握報道時機
新聞媒體在報道負面新聞信息時也要遵守新聞宣傳的紀律,在時效上該搶則搶,有時候該壓則壓,要合理地把握好報道時機。有些特殊的新聞信息就需要適當?shù)貕阂粔?以公安題材新聞報道為例。有些社會影響比較惡劣的犯罪事件,公安機關往往在案件偵破之后再對媒體透露詳細信息,一是避免在社會上引起恐慌;二是防止犯罪分子在看到媒體報道后提高警惕,反而影響了案件的偵破。
3.控制數(shù)量,掌握平衡報道原則
如今,新聞傳媒是人們獲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如果新聞媒體對負面新聞信息,特別是災難新聞集中編排報道,將其作為新聞報道的主體,會把災難的圖景放大,會給觀眾一種夸張的誤導,即我們的生活生存環(huán)境很不安全。雖然報道的每一起負面新聞信息都是真實的,但是信息用“扎堆”的手法集中在一起,往往會給讀者帶來恐慌,導致人人自危的負面影響。這種公眾情感所產生的力量直接影響著社會本身,對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造成威脅。
總之,新聞媒體要把握好報道的度,掌握好分寸,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牢牢把握好主旋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合理控制負面新聞信息的數(shù)量,并使其影響最終達到正面效果,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作者單位:新安晚報社)
相關熱詞搜索:發(fā)揮 作用 負面新聞 怎樣發(fā)揮負面新聞的正面作用 負面新聞的五大作用 負面新聞的作用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