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與動物保護動物的信 [保護動物,更保護人與動物的和諧]
發(fā)布時間:2020-03-16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在動物保護運動中,亞洲動物基金會贏得了國際社會的矚目和敬意。這不僅因為它不遺余力地實踐著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的公益理念,還由于它處理人與動物這兩大利益主體的關系時,啟示了有效方案的關鍵詞:人道的基本觀念和人性化的方法。
動物保護法悖逆動物福利
《南風窗》(以下簡稱《南》):貴組織在許多地方開展動物保護工作,與在發(fā)達國家、地區(qū)相比,在中國開展動物保護工作有什么特點和難點?
楊敏(亞洲動物基金會中國關系經理,以下簡稱楊):顧名思義,我們主要是在亞洲地區(qū)從事動物福利工作,謝羅便臣女士當初創(chuàng)辦基金會的初衷,就是因為她在亞洲看到種種虐待動物的狀況,希望通過救助行動和教育工作,改變亞洲人對動物的態(tài)度,重建對動物的尊重。目前,我們最大的項目是在中國,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四川省林業(yè)廳合作的“拯救取膽黑熊行動”。該項目占了基金會超過70%的資源。其它項目,也主要是在菲律賓、印度、越南、泰國等亞洲國家開展。
在中國開展動物保護工作最大的問題是相關立法的缺失和不完善。這種立法缺失常常給我們的工作帶來阻礙。尤其我們是一個關注動物福利重于動物保護的團體,受到的掣肘就更多。迄今為止,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動物福利法規(guī)。目前唯一一部動物保護法《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不僅沒有將任何動物福利方面的因素考慮進去,而且保護對象也僅限于野生動物,家養(yǎng)動物以及貓狗等伴侶動物的權益沒有任何保障。
《野生動物保護法》中鼓勵對野生動物資源進行“積極馴養(yǎng)繁殖,合理開發(fā)利用”的思路,正是活熊取膽業(yè)產生的原因。而對于黑熊在此過程中受到的傷害和虐待,則沒有相應法律進行制裁。其它家養(yǎng)動物和伴侶動物,例如貓和狗,在市場上被任意虐殺,也是因為沒有相關法規(guī)的保護。
維護社區(qū)和諧
《南》:我們注意到,貴組織非常注意與當地民眾形成和諧的合作關系,在救熊活動中,你們?yōu)轲B(yǎng)殖戶提供經濟補償,鼓勵、幫助他們獲得其他收入來源。這樣做的考慮是什么?
楊:給予養(yǎng)熊戶經濟補償,讓他們另謀生計,是我們一貫的行動理念。我們認為,人和動物的福利并非矛盾關系,尊重動物生命權利的同時,也應該尊重人類的生存權益。我們希望在救助動物的過程中,帶來的不是人與動物的對立,以及人與動物福利工作的對立,而是兩者的和諧。從長遠看,也只有如此,才能讓動物福利得到持續(xù)的保障。
其實,我們許多項目都體現這一理念,如“狗醫(yī)生”動物治療計劃,及今年才在香港開展的“狗教授”計劃,就是通過讓動物幫助人類的方式,引導人們認識動物作為伴侶的重要性,從而改變動物僅是利用對象的觀念。
《南》:國內政府部門或一些機構也在開展動物保護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種保護往往以行政命令作為推行工具,缺乏當地民眾的參與,甚至忽視了就動物保護工作在當地形成社區(qū)共識。你們如何看待這種做法?
楊:社區(qū)共同參與保護,是我們冀望的格局。這不僅出于本身希望達成人與自然和諧的愿景,也是實踐的需要。因為缺乏社區(qū)共識、缺乏公眾對動物保護基于理解上的支持,會給保護工作帶來巨大障礙。例如,若廣東人不改變?yōu)E吃野味的習慣,就很難保障云南、四川等地許多野生動物的生存。
對政府以往的思路和模式,我們并不認同。通過積極馴養(yǎng)繁殖野生動物,通過人工飼養(yǎng)野生動物的方式,滿足人類不斷膨脹的口腹之欲,這在我們看來存在著根本性的缺陷。它鼓勵了人類對于野生動物的利用,刺激了野生動物消費市場。活熊取膽就是一個例子,政府最初發(fā)展養(yǎng)熊業(yè)的本意之一是為了保護野外黑熊資源,但事實上,不僅養(yǎng)熊業(yè)初期階段直接給野生黑熊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最初所有養(yǎng)熊場的黑熊都來自野外),而且因為養(yǎng)熊場的推廣使熊膽的療效被夸大到不切實際的程度,又刺激了人們對野生熊膽的需求。
《南》:你們如何堅持自己的保護理念,并把握與政府部門的合作方式?
楊:社區(qū)共識是靠教育積累形成的。在動物保護的方法上,教育公眾比單純的保護措施更為根本。對于公眾教育和社區(qū)共識在動物保護方面的重要性,國內政府部門并非不了解,只是認識還不夠,并且由于資源有限,而將之放在議事日程的次要位置。現在國內政府部門的動物保護工作已經延伸到公眾教育的領域,其中教育和宣傳多由具有政府背景的民間團體比如“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來承擔。
我們一直把教育當作救助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與政府合作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在救助行動中得到了四川省林業(yè)廳的直接協助,在教育公眾方面也得到了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以及四川省林業(yè)廳的認同和支持,我們與政府合作伙伴在這一點上并無任何分歧。
《南》:貴組織是否認同保護動物是為了人類擁有更美好的家園?視自然保護為最高目標、僅將人類視為整個生態(tài)圈中與其它物種完全平等的一環(huán),這被一些學者稱為生態(tài)原教旨主義,你們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楊:人類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社區(qū)將是一個更美好的家園,無論是對人類還是對動物而言。從觀念上,從生命基本權利的層面上看,人類與其它物種完全平等。但從客觀現實的角度看,這種平等并不存在,或者說不可能存在。人類作為一種具有高度智慧的生命,創(chuàng)造的技術和文明已經徹底打破了自然平衡的法則,人類在生物圈中已經占據了絕對主宰的位置。所有物種的生存和發(fā)展,都或多或少地依賴于人類的善意。但我們相信“眾生平等”應該并且能夠成為人類文明的基本觀念,人類有能力并應該對其它生命給予尊重。
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南》:在保護動物中,除了遵循科學方法之外,是否存在基本的保護原則和生物倫理?我們聽說過這樣的保護措施:因某種動物現存數量有限,而讓其大量同代或串代近親繁殖,改變其發(fā)情期甚至遷徙習慣等自然生活規(guī)律。
楊:基于不同信念的動物保護,往往產生不同的保護原則和保護方法。例如《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一條就是“為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發(fā)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tài)平衡,制定本法”。這凸現了人類利益至上的原則,假如我們相信動物具有和人類平等的生命權利,就會以尊重動物生命和保護動物為出發(fā)點和基本原則。作為一個動物福利團體,我們的基本原則和倫理基礎,是尊重動物生命權利。
給予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是保證它們能夠在自己的家園――大自然中安全地生存繁衍。因此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才是保護野生動物的最好辦法。我們反對以改變野生動物自然生活規(guī)律的方式來“保護”動物,因為這種保護最終會危害它們。例如近親繁殖無疑將削弱野生動物的自然生存能力,更將損害這一物種長期的生存繁衍能力。只有對特別瀕危的物種,在別無選擇而且不會給該物種帶來痛苦和傷害的情況下,我們才接受以人工手段繁殖野生動物。但即便如此,以人工繁殖來保存物種,最終目的仍是讓物種能回到自然環(huán)境中繁衍生活。如果僅僅是為了保存而保存,就背離了動物保護的初始意義。
《南》:你們如何看待動物園的存在?
楊:這是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我們基本上是反對動物園的存在的。因為即便條件最好的動物園,對動物來說也依然是不人道的。野生動物唯一應該存在的地方,就是它們的家園――大自然。
很多人爭辯說,動物園給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提供了一個了解野生動物的窗口,讓人們有機會認識并喜愛野生動物。但是任何一個去過動物園的人都應該承認,那里大多數的野生動物看起來既不自然,也不快樂。被關在欄桿后面無精打采的老虎,與在森林和草原上奔跑呼嘯的野獸之王,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且把動物作為我們的獵物來觀賞,為我們提供娛樂,顯然無益于培養(yǎng)和鼓勵人們平等看待人與動物生命權的觀念,也無益于締造人類和其它生物平等和諧的關系。
相關熱詞搜索:人與 保護動物 和諧 保護動物,更保護人與動物的和諧 保護動物的人有誰 人們保護動物的事跡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