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大醬園_大醬園里的作家們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我家曾在東總布胡同生活了30多年,這條胡同是元代形成的,據(jù)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當年瞿秋白的俄文專修所就設在這條胡同。張學良、沈鈞儒、史良、李宗仁、班禪、陳香梅、馬寅初等名流名家也都在這里居住過。
當我懷著歷史文化的自豪感,去看我家曾住過的東總布胡同46號(老門牌,現(xiàn)60號)的宅院時,才得知這條胡同要拆遷了。
歷史在邁出腳步時很難令人察覺,然而不經(jīng)意間,一切都成了歷史。建國門街道辦事處的王蘭順同志對我說:“若不是2003年7月一場大風刮倒了院里的一棵樹,我代表街道來探望災情,根本就不知道這個院原來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宿舍,也不知道這里曾住過那么多著名作家!笨粗旱孛嫔系乃榇u爛瓦,恍然間我才悟到,這院子已悄然走過半個世紀,而在這個院生活過的作家如今只有父親嚴文井和劉白羽尚健在。
當年這里還曾住過羅烽、白朗、金近、秦兆陽、蕭乾、康濯、艾蕪、張光年、趙樹理、陳白塵、舒群、菡子、草明等人,可謂囊括了現(xiàn)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兒童文學家、詩人、散文家。
也許,這篇文章不該由我來寫,因為剛搬進這個院子時我只有5歲,在反右以后的數(shù)次運動中,我還是個娃娃,對政治風云絕對不懂。好在還有些記憶的碎片,有這些作家的親屬健在,有作家們的作品傳世,我才敢大膽地拿起筆,寫寫曾在這里住過的幾個作家,以示紀念。
大醬園的新主人
46號院坐落在東總布胡同西北口,在沒成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宿舍之前,這里是個大醬園子。據(jù)說,過去的生意人都住在胡同口,以方便買賣。
1952年前后,作家們帶著家眷陸續(xù)從各地來到北京,沒地方住,就先暫住在東總布胡同22號(老門牌,現(xiàn)53號,當時的中國作家協(xié)會所在地)。1953年春,中國作協(xié)買下了離機關50米遠左右的大醬園,經(jīng)過修整,作家們終于有了安居之所。
當初的大醬園是個擁有三進大院連帶一個臨街鋪面的深宅(北起東總布,南至頂銀胡同)。中間那進院里坐北朝南的正房是醬園老板的住宅,十幾間廂房可能是大小伙計們住的。據(jù)說老板是山西人,不知是生意不好,還是醬園已倒閉,總之主人已逃之夭夭。但當時賣房時還有個古怪的條件,得連同院里300多口腌菜漚醬的壇子一道買下來,可見當初買這所宿舍宅院中國作協(xié)下了不少力氣。
在沒搬到大醬園前,因父親當時在中宣部工作,我家則住在中南海的慶云堂,盡管那里的院子很寬敞,但我家僅兩間小屋,平日吃食堂,上院內(nèi)的公廁。好在那時哥哥、姐姐、妹妹和我,無論上學的還是上托兒所的都住宿,父母尚能過得去。那時,每到星期六,媽媽從中南海的西門把我從托兒所接回住在北門的家,星期天下午再從北門送到西門。5歲的時候,我得了一場腮腺炎,被托兒所隔離了好些日子。等到能被媽媽接回家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咱們搬家了,這回帶你去新的家。
這一年是1953年,父親調(diào)到了中國作家協(xié)會。
一輛三輪車載著我和媽媽,吱吱嘎嘎走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到了東總布胡同46號。
下了車,映入眼簾的是一扇雙開的朱紅漆大門,邁過高高的門坎,再下三四級臺階才進入院子。這是第一進四合院,院子不算大,卻種滿了花草樹木,有海棠、丁香、榆葉梅、珍珠梅、桑葚樹和槐樹等樹木,院里還盛開著大理花、鳳仙花、茉莉花、夜來香等花朵。此時正值初夏,滿園姹紫嫣紅、馥郁芳香,令人賞心悅目。我家住的是坐南朝北的南房,共四小間,東起第一間是我們姐妹四個的閨房,里面有兩張木頭做的上下床,旁邊是哥哥的小屋,然后是父親的書房和父母的臥室。在我家和二進院的北房之間有一個不到兩米寬的空間,像個狹長的天井,可供我家東邊的兩間小屋采光透亮。聽說我家住的這幾間房原先只有個頂棚,是個小驢推磨的地方。可家畢竟是家,住進了人就有了歡聲笑語,有了親情,有了溫馨。
我家在狹長的“天井”中段取了兩米,兩面加了墻作廚房。媽媽從廚房取出一塊肉給我吃,雖說是清燉的,只放了點兒鹽,但好香好香,這是我記事以來,第一次吃媽媽親手做的菜。
吃了東西,我就跑到院子里玩,對面北屋住的是羅烽伯伯、白朗阿姨。此時,他們正坐在門前的臺階上納涼。見到我,他們親切地問我叫什么名字,就算相互認識了。那時,第一進院只住了我們兩家人,東邊的三間房一間是傳達室,一間是工友的宿舍。兩個工友老翟和老陳每天為各家打掃衛(wèi)生,送開水(不過這一狀況維持的時間不太長)。
我走進第二進院子,感到這進院子比第一進院子大了許多。西屋的前三間當時住的是秦兆陽叔叔,他有個比我大1歲的女兒秦晴,還有兩個小家伙,燕子和萬里。艾蕪伯伯住了二進院的兩間南房、兩間西房(與秦兆陽緊挨著)。他有兩兒三女,小兒子湯繼湘與我同歲。北屋住的是劉白羽,位置最好,是原房主住的房子。他有兩兒一女,大兒子劉彬彬與我同歲。第二進院子的東邊只有兩間小房,大部分是院墻,花草樹木更多、更繁茂,是個捉迷藏的好地方。
再往里走就進了三進院。這進院也不大,但比一進院稍大些。應該說明的是二進院與三進院是一排房之隔,艾蕪家的門開在了二進院,成了二進院的南房,而其鄰居趙樹理家的門開在了三進院,成了三進院的北房。趙樹理家的東邊則是二進院與三進院的過道(后來成了張光年家的廚房)。當時趙樹理有三兒一女,但也未帶家眷,只住了兩間小屋。三進院的東屋住的是舒群,當時只有一個兩歲大小的兒子和平,西屋三間住的是蕭乾伯伯,當時他只有一個比我大1歲的兒子鐵柱,南屋四間住的是陳白塵伯伯,他有一兒一女,大女兒陳虹與我同歲。
以上是1953年~1955年大醬園的格局,后來作家們因時因勢搬進搬出,房的主人也因此而改變,比如秦兆陽搬到小羊宜賓3號后,蕭乾搬到了這里,1957年底蕭乾搬走后,康濯又搬進了這幾間房子。趙樹理搬走后住進了菡子。舒群搬走后住進了草明。1956年,二進院又蓋了一棟房,住進了張光年……
此時,院子里的作家們大多40上下,這是個心智、理智都成熟的年齡,又是個躊躇滿志的年齡,他們都已功成名就,全國知名,但當時在我這個學齡前孩子的眼里,他們都只是叔叔、伯伯、阿姨,與普通人沒什么兩樣。以至于上小學一年級時,我所上的新開路小學的大隊委想通過我找金近、張?zhí)煲韮晌恢麅和膶W家時,我這個只識面孔、不識名字的傻丫頭竟不知他們是誰。真到上了三年級,我能讀書了,才恍然知道身邊的叔叔、伯伯、阿姨都是有頭有臉的中國大作家。
院子里有個熟人趙樹理伯伯
大醬園的作家里,我最早熟識的面孔就是趙樹理伯伯,因為我家住中南海慶云堂時,就與他住在同一個院子,他住西屋,我們住東屋,他對孩子十分友善。那時我住在托兒所,每星期回來一次,他記不住我的名字,就管我叫“小李叔華”(媽媽的名字)。一次,媽媽把我接回家后,要出去辦事,臨時把我托付給他,他笑瞇瞇地接手了。只見他從上衣口袋摸出一包煙,抽出錫紙,團成一個小球,然后放在手心里,他對著球吹了口氣,接著將這只攥著球的手在我的頭頂上摸了一下,再伸出手時,手里的球不見了。一會兒,他又用那只手掏自己的耳朵,待伸出手時,球又回到了他的手心上。以后,這只球一會兒從他的腿上進去,又從嘴里出來,一會兒從肚子進去,從胳膊肘出來。他的興致很高,邊變邊笑,嘴里念念有詞:“從這里進去了,從這里出來了。”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覺得一點兒不好玩,便不作聲,只是呆呆地看著他獨自高興。
媽媽回來后對爸爸說,老趙真有耐心,跟孩子玩了有半個多小時。因此,趙樹理伯伯是“大醬園“的作家中我惟一熟悉的面孔。他見到我依然是笑瞇瞇的,只是他的戲法去變給陳白塵兩歲的小兒子陽陽看了。
待我上了小學后才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趙樹理。
趙樹理伯伯平時愛穿一身黑呢子中山裝,那時候對他的記憶有二,一是他喜歡給父親“送戲上門”,唱上黨梆子;二是喜歡拉著父親下圍棋。我曾見過他雙手擊打著桌邊,唱著高亢的上黨梆子的情景。只是對這“土音樂”,我一點兒聽不懂,更說不上喜歡。然而,唱梆子人的那種分外投入的神色還是很有感染力的,唱到高亢時的悲切有股蒼涼感,讓人感動。
他喜歡找父親下棋也給我的印象很深。每次去下棋,父親都要很晚才回來,而父親不回來,媽媽是不會睡的。實在熬不住了,媽媽就去找爸爸回家,每每惹得這位伯伯不高興。一次,媽媽買回一個西瓜,適逢父親又被找去下棋,媽媽就讓姐姐到后院去找爸爸,姐姐還挺策略,說:“爸爸,咱家來了個客人,腦袋特別大,臉都綠啦!”
據(jù)蕭乾夫人文潔若回憶說,每次去趙樹理家串門,都見桌上放著幾張從東歐國家寄來的支票,估計是稿費,可他從不去取,幾個月過去了,支票還在那兒放著,似乎與他無關。
據(jù)父親說,趙樹理的稿紙從來都是很干凈的。他曾對父親說,寫《靈泉洞》的時候,他每天要寫5000字。起床后,他就開始構思這5000字,包括刻畫形象、調(diào)整語句、修飾詞藻的功夫在內(nèi)。當這5000字一個一個按順序在腦子里都安排妥當并記住之后,就坐下來一個字不改,一口氣地寫出來。
印象中,趙樹理伯伯是1956年搬出大醬園的,自從他搬出去后,就很少再見到他了。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深入生活、搞創(chuàng)作之中了。
最后一次見到他是在60年代初,在青年藝術劇院看話劇《千萬不要忘記》。我拿的是父親的贈票,正好與他挨在一起。那時,他似乎已從因給中央寫信、為農(nóng)民說話而挨批的陰影里走了出來。
當“文革”的風暴猛烈地刮起來時,他那些有關農(nóng)業(yè)和農(nóng)民方面的言論都成了置他于死地的“罪證”之一。為此,他受盡了折磨。1970年,“四人幫”在山西發(fā)動了全省規(guī)模的批判趙樹理的運動。他被拉到太原和晉東南幾個縣游斗,他的肋骨被人踢斷,從三張桌子摞成的高臺上跌下來摔成重傷,可又不準他看病。他的傷口化了膿,最后一次批斗,他無法站立,只好將桌子的抽屜拉出來,趴在上面,時隔5天,這位中國著名作家死在了監(jiān)獄中。
他是第一位在大醬園住過并死去的作家,一個真正的中國作家。
反右時,蕭乾離開了大醬園
1956年對蕭乾來說是幸福的一年。雖說這位報道過歐洲二戰(zhàn)的大陸的惟一記者,于新中國成立后毅然回國,然而回國后并不受賞識,因為他被看做是沾了一身資產(chǎn)階級泥巴。1956年,他的政審才被通過,因此得以重用,被委任為“文藝報”的副總編,并從大醬園的三進院子搬進了二進院,住的仍是西房(即秦兆陽原先住的房子)。不過,這一年二進院子的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可能是嫌我們這些孩子太吵,或是別的什么原因,劉白羽在二進院拉起了一道圍墻,形成院中院,而在他家的南邊又蓋了一棟房,并堵住了二進院與三進院的通道,搬進了張光年。這樣,二進院成了兩個小院,而西房的門前則成了一個通道,這使蕭乾感到很憋氣。但他并不敢表示不滿。相反,他家的大花貓“花花”,因屢屢偷吃劉家的魚或張家的雞,而被提“抗議”,他只好把心愛的貓“放逐”。這些他都寫在了《未帶地圖的旅人》中,我就不再贅述。
蕭乾伯伯在沒搬進二進院子之前,常給我們講故事,這皆出于他那愛子的苦心,希望他的兒子能與全院的小朋友搞好團結。記得那時,每逢吃完晚飯,鐵柱就會挨家挨戶地去請大家到他家聽故事。蕭乾伯伯那時已經(jīng)發(fā)福,坐下來疊起一層肚子,笑起來像個彌勒佛。五六個孩子一來,把他家的小屋塞得滿滿的。他開講時還要把一個孩子抱在腿上,也許是他常與父親一起聽音樂的緣故吧,這一榮幸的位置往往屬于我。“從前啊……”開始這一句,他也用的是極老套的方式并拖著長腔,但很快能讓人入境。我們聽得最入迷的就是《神燈》,阿拉丁就是那時住進了我心里。只是好景不長,我們未能聽到蕭乾伯伯給我們講更多的故事,這又皆因為那西方民主觀念在他心里牢牢生根。他曾在那篇使他成為右派的文章《放心,容忍,人事工作》(發(fā)表于1957年6月1日的《人民日報》)引過這樣一段話:“我完全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情愿犧牲我的性命,來維護你說出這個看法的權利!边@一平等觀念,他也用到了教子中。為了矯治兒子時而有的口吃,他與兒子“約法三章”,“如果哪天聽見你結巴,爸爸打你一下,如果你聽見爸爸結巴,就打爸爸一下。”他并沒有為此去打兒子,只不過是給個警示,誰知兒子竟認了真。一次,他正講著故事,邊講邊看書邊現(xiàn)編詞,不經(jīng)意中結巴了一句,鐵柱就興沖沖地上去給了他爸一下。講故事的事就從此結束。
1957年,我上了小學三年級,已斷文識字,能看報紙,并開始關心國家大事。我怎么也不會想到這位笑瞇瞇的伯伯竟成了右派,但這并未能阻止我到他家去串門,因為這時他又添了兩個可愛的孩子,兩歲的蕭荔和不到周歲的蕭桐,這活生生的小娃娃可比布娃娃可愛多了。萬萬沒想到我這無意之舉竟讓蕭乾夫婦記了多少年。文潔若在《我與蕭乾》第七章“煉獄”中這樣寫道:“我們在作家協(xié)會宿舍大院里的那個家,早已成為荒涼的孤島。無辜的娃娃們只得和父母共患難。中秋節(jié),我弟弟學樸突然送來了幾個月餅,此外就再也沒有人敢上門了。惟獨前院那個老友嚴文井的兩個小女兒倒是來找荔子、桐兒玩過兩三次,使我這個做媽媽的受寵若驚!
蕭乾伯伯被定為右派,在我后來翻看的資料中有這么幾個原因,一是他聽信了向黨進言無罪,寫了中肯的意見《放心、寬容、人事工作》發(fā)表在6月1號的《人民日報》上,但才過了十幾天就形勢大變,這便成了鐵板釘釘?shù)淖镒C。再就是“鳴放期間”,《文藝報》三個副主編輪流值班!岸静荨狈诺米疃嗟臅r候恰是他值班的那個月,于是他成了“替罪羊”未躲過“1957年”這場劫難。之后,他主動要求搬家,離開“大醬園”,因為不想生活在“孤島”中,想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居住。1957年年底,他們一家悄然搬出了“大醬園”。
“文革”中,蕭乾伯伯一家的境遇更加凄慘,逼得他自殺未遂。不過,他的命運總起來說還算不錯,隨著“四人幫”垮臺,他總算被落實了政策,并拿起了筆,重新煥發(fā)了青春,寫了大量作品,并在85歲的高齡與夫人文潔若一起翻譯了巨著《尤利西斯》。
1999年2月11日,這位剛度過90歲生日的老人終因腎衰竭而告別人世。
“文革”前后的大醬園
反右時,繼蕭乾搬出“大醬園”后,羅烽、白朗夫婦也隨后搬出!拔母铩鼻埃钟袃晌蛔骷野岢隽恕按筢u園”。一位是劉白羽,他于1964年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約1966年初搬進了供部級干部住的紅霞公寓。他住過的那幾間房子就成了《人民文學》編輯部。一位是陳白塵,他因張春橋點名,使所謂的歷史問題升級,被“放逐”南京。然而他剛走了4個月就爆發(fā)了“文革”。1966年9月,他又被揪回北京,而他曾住過的第三進院的北房(房子調(diào)整時,他從南房搬到北房),成了關押他和其他作家的“牛棚”!拔母铩鼻暗念^半年,“大醬園”里便只剩下張光年和我父親兩個作家。
當“文革”席卷而來時,曾在“大醬園”住過的作家,無論是已得以升遷的,還是走了背字的,這一次都無一幸免、在劫難逃。他們統(tǒng)統(tǒng)被關在“大醬園”的第三進院子(即頂銀胡同甲15號),當然還有不曾住過這里的作家,如:張?zhí)煲、侯金鏡、馮牧、邵荃麟、郭小川、李季等人,因為他們都曾在作協(xié)擔任過頭頭腦腦。年邁體弱的冰心也被關進來了,每天跟著學習,寫檢查,做些輕微的體力活兒(1967年初“牛棚”遷移到王府井的文聯(lián)大樓)。
“文革”開始后,《人民文學》編輯部即搬出了“大醬園”,不久,進駐了一批由社會閑雜人員組成的紅衛(wèi)兵。他們年齡都在20歲上下,每天無聊至極,晚上出去鬼混,白天睡大覺,或在劉白羽家未來得及搬走的鋼琴上亂踩,發(fā)出狂亂的噪音。
自后面的三進院成了“牛棚”之后,我一次也沒敢去過,因為不知該怎么樣面對這些熟識的伯伯、叔叔。那時,父親每天白天去“牛棚”集中,晚上可以回來,但絕不提里面的情況,本來就謹慎的他,變得更謹慎了。這一年的國慶節(jié),父親和關在“牛棚”里的作家們第一次沒能去天安門觀禮臺觀看毛主席檢閱游行隊伍,第一次沒能與親人在一起享受難得的閑暇,第一次成了無產(chǎn)階級的專政對象,遭到隔離不準回家,而缺少了父親的家顯得那樣沉寂、冷清,在過國慶節(jié)的日子里,每天我都想哭。
1969年,大醬園里曾住過的作家們都去了湖北咸寧文化部“五?七”干校。而大醬園里也陸陸續(xù)續(xù)搬進來一些新的主人,他們大多是軍管時進京的軍人,帶著家眷在京城安了家。待結束了干校生活后,一些作協(xié)工作人員也搬進了“大醬園”。
“文革”結束后,光年伯伯于1979年初搬出了大醬園,這位著名的詩人于2002年1月28日辭世,他囑咐家人將自己的骨灰撒入了黃河。
1985年,父親已到了古稀之年,卻依然生活在大醬園中,不勝春去冬來,彎腰夾煤、親自生火取暖的煩擾。大醬園也老了,院子里的磚頭也因生了深深的皺折而顯得破碎。院子里的住房顯然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需求,眼見得煤氣罐進不了家家逼仄的廳室,只好砍伐院中樹木,以各式各樣碉堡式的小廚房取而代之。大醬園因此被肢解了。
1986年,因得到胡耀邦同志的關照,父親總算搬進了有“三氣”的新宅。他是最后一個離開大醬園的作家。
東總布胡同快要拆遷了,大醬園將歸何處?
相關熱詞搜索:醬園 家們 大醬園里的作家們 作家們的情書 作家們的表白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