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討厭屈服 郝勁松 郝勁松 以公民的身份作戰(zhàn)
發(fā)布時間:2020-04-02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如果你覺得司法體制黑暗,你就不去使用它,它會越來越爛,等到做手術(shù)時也沒用了。民主是個孩子,你得培育它。健全的社會應懂得培養(yǎng)它的公民 我是一個自由人
人物周刊:網(wǎng)上對你攻擊最多的是你的律師資格證,有人說,你連律師資格證都沒有,是偽律師。
郝勁松:我本來就不是律師,我沒有資格證,也從未假裝過我有資格證。我是一個公民,一直以公民的身份作戰(zhàn)。因為如果你是一個律師,在一些事情上,司法局和你所任職的律所就有辦法讓你很難受,你要受指揮,你會有顧忌。正因為我沒有單位,沒有人可以指揮我,我是一個自由人。我需要自己做主,不喜歡被任何力量控制或者要挾。而且我會因此成為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不是律師也照樣可以擁有法律的武器。
人物周刊:你現(xiàn)在代理的這些案件中,代理人怎么稱呼你?
郝勁松:隨便,比如張暉就叫我“郝哥”,孫中界叫我“郝律師”,網(wǎng)上有個帖子說,老百姓覺得律師就該是像你這樣的人。
人物周刊:中國是個講究“名正言順”的國家,沒有律師執(zhí)業(yè)許可對你開展工作有影響嗎?你的收入來源是?
郝勁松:我是三家公司的法律顧問,收取顧問費,這工作不會占據(jù)我過多的時間精力,所以我有足夠的時間來介入公益事件,無償提供法律援助。我每天都用很長時間關(guān)注國內(nèi)外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事件,然后選擇目標出擊,看這個戰(zhàn)役,是否適合我。比如鄧玉嬌案件,我覺得那案子不適合我,因為我不是律師,就無法進到看守所里會見當事人。
人物周刊:你似乎從小就是個“刺頭”,總是有人會很慷慨地把“訟棍”、“刁民”這樣的詞匯送給你。
郝勁松:凡有上級有管理者,我都試圖去改變他,改善他,如果他不服,我就和他拼一拼。包括這次“釣魚案”,我們?nèi)^(qū)政府要求旁聽,有一個局長說:你可以去接待室喝點茶水,參觀一下我們的建筑。我說如果不能旁聽就算了,我對建筑不感興趣。過一會兒他的手下來了,說:郝先生你站在這兒也不太好,都是上訪的人,你去接待室坐一下吧,配合一下。我說:我沒有義務配合你,我是一個不服從的公民。
網(wǎng)民就是我的狼群
人物周刊:實際上,早在2004年起訴地鐵的時候,你對于將來戰(zhàn)役往哪里打已經(jīng)有一個大的規(guī)劃了?
郝勁松:是的,從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了,我們首先選擇地鐵這個企業(yè),有政府色彩又是公用服務的企業(yè)。在此以前,中國沒有發(fā)票管理,我們要填補這個空白,為了上廁所的發(fā)票打官司,我們當時就覺得法院和政府都會支持,因為發(fā)票涉及到稅收,我們向地稅局舉報他們偷稅漏稅,后來罰了他們2萬多,所以第一次就把他們打敗了。
人物周刊:老百姓看到你索要公廁發(fā)票的案子,會不會覺得這個人怎么這么無聊?這么小題大做?他是不是就想沽名釣譽吸引眼球?
郝勁松:無聊?我們會告訴他:一張小小的發(fā)票,濃縮了你的權(quán)利,這是最簡單的東西,你可以扔掉,但是里面凝聚著法制和民主的力量。發(fā)票背后有國務院發(fā)票管理辦法,法規(guī)被踐踏了你都沒有維護,今天你失去了發(fā)票的權(quán)利,明天你失去了其他,總有一天你的房子、你的地什么都失去了,因為法制在被踐踏的過程中你從沒有維護過它。
這個世界所有的不幸其實和我們每一個人密切關(guān)聯(lián)。就像美國波士頓那個猶太人紀念碑上神甫所說的那段話:起先他們屠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后來他們屠殺共產(chǎn)主義者,我也不是共產(chǎn)主義者,我也不說話。最后他們提著刀沖我過來了,沒有人替我說話,因為大家都倒下去了。
人物周刊:你把每個案件都當成一場戰(zhàn)役來打,特別注意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我想你一定是軍事愛好者。
郝勁松:非常愛好!我出生在軍人家庭,我父親就是一個老軍人。我從青少年時代起研究了大量的戰(zhàn)役,尤其是二戰(zhàn),包括海戰(zhàn)、陸戰(zhàn),但我最喜歡研究狙擊:一個很小的個體力量,有時卻可以阻擋一整支軍隊的前進,甚至成為扭轉(zhuǎn)戰(zhàn)局的關(guān)鍵。
人物周刊:你有自己崇拜的軍事家么?
郝勁松:拿破侖!拿破侖在土倫城堡的時候,集中排炮對著國會大廳,以前大家從沒遇到過這樣的打法,把所有的重炮都集中起來。他整體的戰(zhàn)術(shù)是非常干凈利落的,他自己概括的就是:“不玩弄太復雜的伎倆,集中精力各個擊破!蔽矣X得這句話對我處理很多事情都有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能取得成功,我希望我們的名字能被刻入法制的重要歷程。
人物周刊:你說的“我們”是指?
郝勁松:我說“我們”,有的時候也是我為自己壯膽,這樣一說,就好像有這樣一個團隊、有一個集體,“我們”包括很多網(wǎng)民,很多民意的力量,共同關(guān)注、介入一些公共事件。我有時沖在前面,像一桿標槍一樣往前扎,是巨大的網(wǎng)民在我的背后把我使勁兒向前推。
人物周刊:可曾有過這樣的感覺:你以為有人在背后支持你,推你,可是真的發(fā)生什么動真格的事情,你回頭一看,身后沒有人,你一個人在孤軍奮戰(zhàn)。
郝勁松:迄今為止我還沒有這種感受,每次我身后的人都巨多。我研究二戰(zhàn)時候的一些戰(zhàn)役。德軍為了打斷盟軍,就開展“狼群戰(zhàn)術(shù)”,在大西洋分布了上百艘潛艇,神出鬼沒,擊毀了大量盟軍的運輸船,盟軍也采取了相應對策。這種“狼群戰(zhàn)術(shù)”有時是非常管用的,網(wǎng)民就是我的狼群!
我需要召喚到大量的人介入公共事件,并讓大家明白,對不平之事,你的反抗是有效的,只要你用適當?shù)耐緩、適當?shù)募记、適當?shù)某叨取>拖窆叛b片中的城門,堅固,高大,攻城的人群拿粗壯的圓木用力撞擊,門固若金湯,但只要我們有足夠的人,不停地撞,使勁撞,雖然門還沒倒塌,但從微觀物理上來講,它已經(jīng)在慢慢變化了。
每一座城池都是這么攻下來的,每一個網(wǎng)民的留言都可能成為攻陷城門的最后一次撞擊。我需要網(wǎng)民在這些戰(zhàn)役中成熟、成長起來,使網(wǎng)民認識到我們沒有沉淪,我們可以參與決策進程,并在社會正義的關(guān)鍵時刻站出來力挽狂瀾。
揮舞著法律的斧頭
人物周刊:中國現(xiàn)在法律圈里,有你特別佩服的人嗎?
郝勁松:江平算一個,他是一個高山仰止的人物,但是他比我們年齡大太多了,現(xiàn)在也很少出來發(fā)言,他說想把機會讓給年輕人。另外,張思之當然也算一個,我們第一次見面,他知道我,還摟著我照了一張相,他給我一個評價,“我是老好事之徒,你是小好事之徒!
人物周刊:張思之大律師是把你引為同類了?
郝勁松:對,我想最起碼,他是知我的。他絕不會僅從某個個案來了解我,以為這個人很無聊,就是為了一張車票或一張發(fā)票在四處告狀,我想張律師能解讀到這些案件背后的深意。
法律一直是我的向往,治理國家最終我們依靠的是法律,法律就是我的工具,我的斧頭,當這把斧頭磨得鋒芒畢露的時候,我們就試著揮舞它,在試驗它并使用它的時候,我們也賦予它力量。
人物周刊:我們通常都說“正義之劍”,為什么你說“法律的斧頭”?
郝勁松:斧頭更像我的打法。劍那玩意兒很長,它的招式就比較傳統(tǒng)、正規(guī),舞劍必須遵循一定的套路,對我來說,劍術(shù)有時也是一種規(guī)則的束縛,而斧頭則不然,斧頭更靈活,它沒有固定的章法可循。
人物周刊:在你揮舞斧頭的過程中,這個斧頭是不是也會傷到一些人?
郝勁松:傷!絕對的。比如說鐵路發(fā)票那個案子,我們起訴了3次,第三次當我們掌握到了足夠白條(證據(jù))的時候,鐵道部其實很緊張了,因為他們感覺就要敗訴了,涉案的兩個車長到處找我,希望能通過說情讓我撤訴,后來我聽說那兩個車長被免職了,被貶到貨運列車了。
人物周刊:也許有些人因為你,命運就被改變了。
郝勁松:一個時代的進步,在它往前走的時候,總會犧牲一些人,如果這些人的利益很小,犧牲就犧牲了,在所難免。
人物周刊:所以你并不顧惜他們?
郝勁松:不顧惜!那個證據(jù)對我非常重要!他只是被免職,而且據(jù)我所知,幾年后他又官復原職了。我覺得這種犧牲很小。
人物周刊:媒體也是你每場戰(zhàn)役的外援,你似乎特別懂得調(diào)動媒體,什么時間點,放出什么樣的消息。
郝勁松:我已經(jīng)習慣了不斷地接受采訪,回答相似的問題。張暉一開始覺得很麻煩,對他的日常生活是一個干擾,我告訴他,你每接受一次采訪,我們勝訴的可能就增加1%。最初他很悲觀,認為勝訴的幾率很低,我說,即使落敗,也要把對方送到被告席上。原告只需要掏50元,但是政府要請律師需要幾千元,如果大家都有法律意識,政府的違法成本就會巨增。訴訟有時是有效地緩解憤怒的渠道,社會總得有個泄洪口。
人物周刊:如果你現(xiàn)在需要媒體幫助,你能調(diào)動的媒體資源能有多少?
郝勁松:其實也不會超過20家,這20家還是有些能登出來,有些登不出來,我手頭掌握聯(lián)系方式,以及采訪過我的媒體記者大概有150多位。
民主還是一個孩子
人物周刊:聽說張暉考慮過退縮。
郝勁松:我一開始就跟張暉說,代理你的案子,我可以一分錢不要,但我就一個條件:堅決不能撤訴!一、二審的司法程序必須走完,拿到判決書。哪怕最后你敗了,民眾也會知道到底誰對誰錯,也會讓他們通過敗訴判決知道一些問題,比如法院并不是永遠正確。
人物周刊:為何你如此堅持不能撤訴?
郝勁松:張暉有很多顧慮,如果他頂不住,撤訴了,我們就前功盡棄。張暉在接受采訪時提到自己很害怕,害怕鉤子報復等等。我告訴他,這種信息你不能釋放出去,對手知道你怕什么,就會用你害怕的方式來對付你。
經(jīng)過這些事,他也在成長,他有時候會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前,看網(wǎng)友給他的留言支持,覺得自己并不孤單,很強大。他從一開始不愿意露面,不愿意暴露真實姓名,用了個化名“張軍”,到最后愿意接受鳳凰衛(wèi)視采訪,把“張軍”改回原名張暉,他說:我突然覺得我又沒做錯事,我為什么怕他們呢?
人物周刊:現(xiàn)在上海政府已承認在張暉和孫中界的事件里確實存在非法取證,張暉也領(lǐng)回了自己被罰的款子,要他抵制壓力堅持繼續(xù)訴訟,是不是很困難?
郝勁松:除了張暉和孫中界,還有大量的“釣魚”受害者得不到公正的裁決,我們還沒有真的折斷釣鉤以及釣竿。張暉去領(lǐng)罰沒款時,閔行區(qū)建交委門口聚集了很多圍觀者,人群中有人對他喊,“你的錢領(lǐng)回來了,我們的錢還沒!
張暉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收入相對富足的中產(chǎn)階級,他被“釣魚”后非常憤怒,首先通過論壇發(fā)文給媒體,行使了自己言論自由表達的權(quán)利,他正是我需要的一個人成長為公民的標本:一個溫文爾雅的知識分子,通過這個事情開始反抗。
孫中界是另一種類型:小孫是剛滿18歲的農(nóng)村青年,從沒受過城市工業(yè)化、機械化生活的傷害,他對大城市有美好的向往,離開家鄉(xiāng)來到城市工作,到上海的第三天就遇到“釣魚”,他整個人崩潰了,城市的形象在他心里倒塌了,他覺得城市里的人不應該這么壞,他想不通,這促使他操起了菜刀。這種行為是有血性的,一個民族有血性,這個民族還有希望。中國現(xiàn)在烈性男兒太少,遇事不敢反抗,看到別人出事也很冷漠,覺得和我無關(guān)。不作為的公民太多,他們根本稱不上公民,沒有法律意識,沒有監(jiān)管政府的意識。很多人覺得我只是個體,胳膊擰不過大腿,我們就要改變這種傳統(tǒng)想法。
社會仿佛人之肌體,有些病癥,你應該不斷去暴露它,病灶才會被及時發(fā)現(xiàn)、被醫(yī)治。如果你覺得司法體制黑暗,你就不去使用它,它會越來越爛,等到做手術(shù)的時候也沒用了。公民如果沒機會成長,剩下的就是一群暴民。誰也不愿看到社會動蕩,誰也不愿看到天下大亂。民主是一個孩子,它有個成長過程,你得培育它,為它的成長準備條件,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懂得培養(yǎng)它的公民。
人物周刊:你覺得你的方法有效嗎?
郝勁松:成長不能靠說教。不知你注意到?jīng)]有,從2004年到2009年,全國各地的法院接到大量官司,如果有人能調(diào)查到這個數(shù)據(jù),會發(fā)現(xiàn)這是個劇增。我和北京市高院的法官聊天,他們星期天都加班,因為案子暴增,法院增加人手的速度,追不上案子增加的速度。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是個好事兒,公民試圖上法院去告狀,就說明他有了法律的意識,并且邁出了行動。我看到許多人打官司我就很興奮,我知道那里頭有我,有我的功勞,以及我的同類。
(實習記者王夢怡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guān)熱詞搜索:作戰(zhàn) 公民 勁松 郝勁松 以公民的身份作戰(zhàn) 以公民的身份作戰(zhàn) 以公民身份維權(quán)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