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暉:亞洲想象的歷史條件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2001年12月28日,北京天則經(jīng)濟研究所召開第207次天則雙周學術討論會,汪暉研究員做了題為“亞洲想象的歷史條件”的主題演講。以下是本次演講與討論的主要內容。
張曙光:
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汪暉教授給我們做演講,他是《讀書》雜志的主編,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的研究員,他在社會學界研究的領域很廣。下面請他作講演。
汪暉:
很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坐在一起討論,另一方面我也很惶恐,因為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自己所研究的清代到晚清的思想史的領域里。我寫的這個東西還不是一個成熟的論文,所以還沒有發(fā)表,但是我希望把這個話題拿出來大家討論。雖然這不是一個我自己的特別的領域,但是我還是想在思想史的層面上研究亞洲問題是如何提出來或者被省略掉的。
我之所以思考這個問題,是在各種刺激下形成的。我在很多年前去日本東京開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日本學者談論亞洲和東亞這樣的問題,他們有自己的歷史學的傳統(tǒng),尤其是東亞問題,成為他們關注的焦點。而我們中國學者很少討論這類問題。我去韓國,韓國的學者也一再問我東亞的問題。他們批評像我這樣的中國學者有點中國中心主義,不能從周邊的角度看待亞洲問題。我在一定程度上承認這個批評也對,我們要么關心中國的問題,要么關心西方的問題,關心美國的問題,很少考慮中國所在區(qū)域的問題。在我們的想象中,往往說東方西方,很少想到亞洲內部的交往關系,形成我們歷史想象的重要性。1997年我去臺灣訪問,他們召開一個關于亞洲問題的討論會,我被臨時拉到臺希?灰?蠼步泊舐接惺裁垂賾諮侵薜奶致郟?業(yè)筆備械膠懿牙。我?996年的時候請我的同事孫歌連續(xù)寫了好多篇評論,都是討論亞洲問題。她的評論對象,都是日本學者所作的關于東亞的研究。他們有一套書《在亞洲思考》,囊括了社會史、思想史、經(jīng)濟史、法律史等的各個方面。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其他的討論。
比較少的討論,并不等于不存在這個問題。有時候我在想為什么他們提出這個范疇,而我們卻很少提及。除了它們所說的中心之一之外,還有其它的因素。臺灣的學者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也在用這個問題來批評臺灣獨立的主張,他們一方面認為,臺灣社會內部過分地用民族主義的模式,造成了島內社會的分化,另一方面,他們也不太愿意用統(tǒng)一于大陸的模式,所以希望用這樣一個想象的空間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每個社會再提出見解的時候,總是和自己面臨的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回顧歷史,中國的梁啟超、孫文都不斷地談到過亞洲問題。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zhàn)爭——日本的大東亞的思想給中國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從甲午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二十一條以后,越來越少的人談論這個話題,除了毛澤東在談論亞非拉、在世界革命的范疇是用這個概念之外。前些年在亞洲經(jīng)濟興起的過程中,有些國家的政治家們提出所謂的亞洲價值,引起了很多的爭論,這不在我分析的范圍之內。
前幾年,中央編輯出版設出版了貢德·弗蘭克所寫的一本書《白銀資本》,引起了很大的爭論。這本書寫的是十四世紀到十八世紀亞洲的經(jīng)濟對世界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影響,想從這個角度來重寫經(jīng)濟史。他在這本書中大量地引用了日本學者的研究。最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東京大學的經(jīng)濟史教授浜下武志的《關于亞洲的國際契機》,講以朝貢貿易形成了亞洲經(jīng)濟體系。這些譯著都引發(fā)了很多討論。近幾年,日本學研究中心在北京也召開過很多次中日包括臺灣和海外的學者參加的關于加州問題的討論。在這種討論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他們的一個取向就是重新結構亞洲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關系,批評十九世紀以來,亞洲地區(qū)的歷史是被西方中心主義的歷史觀所籠罩的。談論亞洲問題,有一個原因是針對歐洲中心主義的取向。另一個取向就是,在亞洲內部發(fā)現(xiàn)一些超越民族-國家的政治結構的一個想象的空間。到二十世紀以來,所有的社會科學的只是建立在民族-國家的預設上,國家是其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因此要想象一個超國家的空間,有帶有批評以民族-國家為中心的民族主義論述的取向。第三個原因,是因為在亞洲金融風暴以后,很多國家比如四小龍之一的韓國特別熱衷于討論東亞問題,它們認為光靠向韓國這樣單個的比較小的民族-國家的結構來應付世界性的金融動蕩和全球一體化的過程,無論是對其經(jīng)濟的發(fā)展還是對其內部的保護,都構成了比較大的問題。這種用一種區(qū)域結構來迎接和抗拒全球一體化的想象顯然是受到了歐盟這個結構的影響。歐洲逐漸形成了超越原來民族-國家的新的經(jīng)濟和政治結構,來迎拒當代全球化的挑戰(zhàn)。
我今天不是要重復他們所說過的話,而是希望從歷史的視野來檢驗一下,他們所提出的這種亞洲范疇有沒有可能實現(xiàn)。我展開一些歷史敘述,討論從十九世紀以來亞洲這個范疇在不同的人當中是怎么被運用的,它們關聯(lián)著什么問題,在這個問題中看看這個范疇對于我們的歷史和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有沒有積極的意義。首先申明一下,我只能就我所熟悉的和中國或者東亞有關的資料來討論。
今天的亞洲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而最早亞洲是一個西方概念,它不是由亞洲人提出來的,而是由歐洲人提出來的。Asia這個詞最早是指希臘以東的地區(qū),還包括今天的土耳其、安拉盧西亞一帶。在早期的歐洲人的概念中,亞洲就等于東方的意思。后來近東和遠東觀念的形成和這個也是有關的。17世紀以后,亞洲又和歐洲的殖民主義和殖民擴張相關。我們今天形成的以蘇伊士運河、烏拉爾山為亞非和亞歐的邊界,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界為其東南的邊界,這個大的亞洲的地理觀念是在近代歐洲的地理擴張中發(fā)展起來的。我們需要對這個詞源作一個簡單的交待。在晚清梁啟超使用這個概念的時候,這個概念是經(jīng)由歐洲的傳教士或者日本轉化出來的。我們看魏源的《海國圖志》的近代世界圖景的時候,是把五大洲作為經(jīng)緯,但是大量的敘述有采用了東洋、西洋、小西洋、西南洋等中國自己的一套術語。這是一個很廣闊的范疇,各大宗教都是在這個區(qū)域形成的。
我今天分四個部分來討論亞洲概念的運用,第一部分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福澤諭吉所提出的“脫亞入歐論”中關于亞洲的概念與內涵。第二部分講社會主義的運動和民族自決權。在列寧提出俄國革命的時候涉及俄國自己的認同問題,俄國到底是亞洲國家還是歐洲國家。這個思想對亞洲近代的革命者,特別是是對孫中山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所以他后來提出了大亞洲主義。這個觀念和當時日本的大東亞主義之間有微妙的既有呼應又有對抗的關系。第三部分講多個歷史世界中的亞洲和東亞文明圈。浜下武志、溝口雄三等日本學者把亞洲想象成為一個整體,在這個世界中有很多文明,亞洲是其中一個非常獨特的文明,有自己文化的特殊性。第四部分講互動世界中的亞洲,把亞洲想象成為一種互動關系,而不是說她自己就是一個完全自足的體系。最后,我會做一個自己的評述和總結。
1885年3月16號,日本近代變革的先驅福澤諭吉《世事新報》發(fā)表了一篇文章“脫亞論”,從此“脫亞入歐”就成為近代日本思想史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主題。他的核心涵義是要擺脫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特別是擺脫儒教主義和亞洲的封建性的關系,進而使日本成為歐洲型的民族國家。日本戰(zhàn)后最重要的一個思想史家丸山真男認為,福澤諭吉是在1884年李氏朝鮮發(fā)生類似中國1989年的戊戌維新的“甲申之變”之后寫的文章,這個政變中類似于康梁的改革派們受了西方的影響,用西方近代的國家、社會、權力的思想來對王朝進行改革,但是三天就失敗了。福澤諭吉一方面從價值上非常認可這些開化派,認為他們代表了進步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認為失敗的原因在于,朝鮮的改革依據(jù)的文化資源相當大量的仍然是儒教。他提出脫亞,就是認為日本要走改革的道路,就必須擺脫儒教的影響,從新建構歐洲的民族國家的模式,包括18世紀以來提倡的基本價值,而不再依賴亞洲內部以中國為中心的儒教主義的文化價值。所以,在福澤諭吉脫亞入歐的觀念中,第一個特點是,亞洲和歐洲的觀念不單純是一個地理的范疇——它不能把日本搬到歐洲去——而是一個文明的概念,代表著不同的價值取向。脫亞的實質在于脫儒教主義。
問題的根源在哪兒?中國知識界也發(fā)生了自啟蒙運動以來的很多爭論,大部分的人認可比如民主、人權、自由、平等等現(xiàn)代歐洲的文明,并用這些東西來批判和否定儒教。一方面,脫亞入歐成了日本民族主義興起的非常重要的口號,另一方面,這個口號又被日本極右翼的勢力所使用。比如積極參與亞洲侵略戰(zhàn)爭的黑龍會,就把福澤諭吉祭起來。如何認識他的思想的幾重性成為了很重要的問題。當時日本的殖民主義政策實際上使用了脫亞入歐的啟蒙主義的口號,但另一方面,他們在行動上是入亞反歐,深入到東南亞和中國。1933年到1935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國之前,黑龍會發(fā)行過《東亞先覺志士紀傳》,最后一章是“滿洲皇帝的登極”,也把福澤諭吉放在里面,作為日本大亞洲主義的同志。丸山真男所要面臨的困難在于,一方面他要強調脫亞入歐在福澤諭吉那兒只是一個偶然的口號,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民主、人權、國權這類口號,但是另一方面西方近代啟蒙的價值又被挪用到這個歷史中,當時日本的一批人把自己想象成為亞洲的代表。丸山真男面臨著從日本的殖民主義和軍國主義當中拯救出啟蒙的理性的困境。
第二部分我講在亞洲的社會主義運動中、在民族自決權的理論背景下所提出的亞洲概念。亞洲不僅是一個歐洲殖民主義的概念,也是一個革命的概念。社會主義在反抗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擴張的過程中,也提出了亞洲的觀念。社會主義運動在歐洲一開始是國際主義的運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批判民族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社會主義者們面臨著一個問題,各個國家的無產(chǎn)階級和工人階級能不能支持本國政府去打擊另外一個帝國主義國家,在民族沖突當中工人階級所處的位置是什么。列寧提出的民族自決權的理論基本上是建立在這個背景之下的。他認為,工人階級不能有哪怕絲毫的對本國統(tǒng)治階級的同情,去參與到帝國主義戰(zhàn)爭中。列寧談論民族自決權的時候,主要是講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內部的革命者和知識分子如何對待小國民族自決的要求,比如俄羅斯人如何對待烏克蘭的獨立和波蘭的獨立。列寧提出的是一個倫理上的要求,認為所有的革命者在這個關頭都應該支持小國的運動,不能站在大國沙文主義的立場上。他所采用的批評模式就轉化成為民族自決權這個思想。為什么他贊成民族自決呢?因為他是站在歐洲民族主義的范式中,認為民族復雜的狀況都是落后的狀況。在這個預設下,他認為民族國家是當時發(fā)展資本主義唯一可能的道路。他也有另外一個論述:從長遠來看,一個大國對于發(fā)展資本主義是好的,但在當時在倫理上大國的革命者不能支持本國政府,必須支持小國的民族獨立。在此背景下,他開始了關于亞洲的討論。
在福澤諭吉發(fā)表脫亞入歐論之后25年,俄國革命的前夜,列寧連續(xù)發(fā)表了一些文章:《亞洲的覺醒》,《落后的歐洲和先進的亞洲》,在這些文章中,他歡呼“中國的政治生活沸騰起來了,社會運動和民主主義高潮正在洶涌澎湃地發(fā)展”,詛咒“技術十分發(fā)達、文化豐富、憲法完備、文明先進的歐洲”正在資產(chǎn)階級的領導下“支持一切落后的、垂死的、中世紀的東西”。列寧的判斷是他的帝國主義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按照它的觀點,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世界各地的被壓迫民族的社會斗爭就被組織到世界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范疇之中了。只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才能界定為什么亞洲是先進的,歐洲是落后的,亞洲代表了在帝國主義階段的世界革命的斗爭。但是再仔細研究他的涉及對俄國的自我認定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列寧的亞洲觀仍然建立在歐洲18世紀以來斯密、黑格兒的亞洲觀的基礎之上。黑格爾巴黎是勾畫成絕對理念發(fā)展的歷史,他同時有用空間的概念來表述,比如埃及、亞洲、歐洲。亞洲在歷史哲學的形態(tài)中代表了前資本主義的封建性的社會關系。列寧在帝國主義論的敘述中把亞洲提升到一個很高的歷史位置上,就在于亞洲正在轉化成為原來資產(chǎn)階級民族國家的模式中來,被壓迫民族國家的建國運動本身包含了對于世界資本主義的批判。當他談到俄羅斯的時候說:“俄國在許多方面無疑是一個亞洲國家,而且是一個最野蠻、最中世紀式、最落后可恥的亞洲國家”。在這兒亞洲再次與野蠻、中式吉、落后等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
這個論述對于理解中國近代的民族主義有非常重要的啟發(fā)。1924年孫中山在日本神戶的一個商會發(fā)表了演講,(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標題叫《大亞洲主義》,含混地區(qū)分了兩種不同的亞洲,一個是沒有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的作為最古文化的發(fā)祥地的亞洲與一個即將復興的亞洲。前者是指亞洲還沒有新的民族國家的政治結構,這是要被否定的亞洲;
復興的亞洲的起點就是日本,因為日本當時廢除了與西方的不平等條約,成為第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換句話說,亞洲復興的起點不僅僅指的是日本,而是指的民族國家。孫文當時為日俄戰(zhàn)爭的爆發(fā)和日本的勝利而歡呼,說“日本人戰(zhàn)勝俄國人,是亞洲民族幾百年來第一次戰(zhàn)勝歐洲人”。他在其中也用了一些種族主義的語言,如白種人和黃種亞洲人的民族主義的觀念。孫文的敘述中包含了列寧的敘述中所沒有的部分,這就是后面我們要談到的關于朝貢和近代經(jīng)濟的敘述,但是他是在政治層面上敘述的。他采用中國的“王道”和“霸道”的概念,強調一方面亞洲復興的前提是民族國家,另一方面民族國家又恰恰是歐洲殖民主義擴張的一種形式,即霸道的文化。在講述王道的時候,他提到了朝貢,舉了尼泊爾和中國的關系的例子。在晚清和辛亥革命前后,中國已經(jīng)最貧弱了,尼泊爾還提出到中國朝貢,他的南面已經(jīng)被英屬印度阻斷,傳統(tǒng)的朝貢路線已經(jīng)進不到中國來了,他們幾次像從喜馬拉雅山的北麓翻過來,把東西帶到中國來。孫文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尼泊爾還要來朝貢?這與王道的文化有關。這是一個理想化的論述。實際尼泊爾當時與英屬印度產(chǎn)生了沖突,多次找清朝支持。孫文當時提倡的是王道,很有意思的是他又想把王道融入到受到列寧影響的世界主義文化中去。所以當他提到王道的時候,一定程度上又超越了亞洲的觀念。當時的知識分子對俄國的革命都與非常理想化的看法,他在“大亞洲主義”中說:
“現(xiàn)在歐洲有一個新國家,這個國家是歐洲全部白人所排斥的,歐洲人都視它為毒蛇猛獸,不是人類,不敢和它相近,我們亞洲也有許多人都是這一樣的眼光。這個國家是誰呢?就是俄國。俄國現(xiàn)在要和歐洲的白人分家,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就是因為他主張王道,不主張霸道……”
當亞洲和歐洲的觀念代表著一定的文化的時候,它的地理位置就相對化了,雖然孫文所敘述的價值和福澤諭吉所敘述的價值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們看到,無論是脫亞入歐論還是大亞洲主義,看起來亞洲是超越民族國家的范疇,但是每一次提出來都是和民族國家和民族自決權密切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果將這兩個思想進行比較的話,福澤諭吉所想象的亞洲和東亞具有高度的文化同質化的范疇,都是儒教背景下建立起來的文明,而孫中山提出的大亞洲主義不是這樣的,他特別提到了亞洲是所有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儒教的發(fā)祥地。所以他把土耳其、俄羅斯都看成是亞洲范疇,而用民族國家解決內部的差異性,因此他沒有形成內部文化上完全一致的亞洲觀念。
第三個問題,多個歷史世界中的亞洲和東亞文明圈觀念。我主要是在日本的知識敘述里面產(chǎn)生出來的。它強調用歐洲或者伊斯蘭來界定不同的區(qū)域。從二戰(zhàn)前到二戰(zhàn)后,日本幾代歷史學家寧愿接受自立性的東亞世界這個概念,認為這個文化與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是非常不一樣的,它以儒教為特點,包括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西鳥定生認為,東亞世界是一個自我完成的文化圈,在此文化圈中,諸文化又有獨自的和相互關聯(lián)的歷史結構。這樣的東亞世界是以中國為中心,包括周邊的朝鮮,日本,越南,以及蒙古高原和西藏高原的河西走廊地區(qū)東部的地域。但是這個歷史的邊界也有它的流動性,其中有些地區(qū),比如西藏高原,中亞的諸地區(qū),以及東南亞,由于不具備東亞的性質,因而屬于另外的歷史世界。構成東亞世界的特征的因素包括:漢字文化,儒教,律令制,也部分地包括佛教。因此這個東亞概念在文化上是具有排他性的。
這個意識形態(tài)一方面要把日本納入到東亞以中國為中心的體系中,但是又包括了兩個不同的前提,一個前提是要重新建立日本和亞洲大陸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通過這個關系確立日本作為獨特的海洋國家的地位。如果從歷史書看,在日本擴張前的時期,日本的許多學者并不把日本看成是亞洲的一部分。前田直典在《古代中亞的終結》中提到了“亞洲有機論”,他認為亞洲有機論是一個新的東西,并不是從來大家都認為歸屬于亞洲:
“一般以為,在近代之前,世界各地的歷史尚未有共同性時,中國是一個世界,印度又是一個世界。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世界可以視為一個包括滿洲、朝鮮、安南等在內的東亞世界,這也是過去大家的看法。把日本放進這個世界中雖然多少有些猶疑,但我們亦曾考慮過這個可能性。不過,這只是文化史上的問題,究竟朝鮮、滿洲等社會的內部發(fā)展和中國有沒有關聯(lián)性抑或平行性,我們近乎一無所知,日本更不用說。在歐洲的世界中,例如我們知道英國社會的發(fā)達與歐洲大陸有平行性,彼此相關。但在東亞方面,特別在日本和中國之間,是否有類似情況,除近代史的領域外,至今不僅仍未解釋清楚,甚至可以說近乎未成為問題。一向的想法是,日本從古代至中世、近世的發(fā)展,在社會基礎構造上與大陸全然隔離!
在這個基礎上,構建一個有機的亞洲的想象完全變成近代的事情。當代的一些日本學者比如浜下武志教授,溝口雄三教授,都曾經(jīng)試圖建立日本和亞洲的內在關系。浜下武志在朝貢體系上的研究,是很大膽的突破。他在經(jīng)濟史的領域試圖建立一個以朝貢體系為紐帶、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世界體系,但是同時指出,朝貢這個規(guī)則必須修改,最基本的方向還是要建立以海洋為中心的不同于西方貿易體系的新的東亞體系。19世紀以來,歐洲大量的貿易都依靠海上通道,把大陸關系從屬于海洋,而傳統(tǒng)的帝國是把海洋從屬于大陸。他認為朝貢形式上完全是一種等級體系,要用新的條約體系來代替它。他一方面承續(xù)了原來關注區(qū)域性的關系,但另一方面又以波羅代爾和沃洛斯坦世界體系理論為對象。
浜下提出亞洲內部的有機性與互動性的原因在于,在與歐洲交易之前,在亞洲內部早已存在一個超越民族國家的長途貿易,而且是從東亞擴展到其他地區(qū),再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qū)。它要用這個理論來批評在整個世界體系中歐洲占中心主導地位的敘述。它建立了有機聯(lián)系的亞洲概念,而在其前現(xiàn)代部分的規(guī)則性就是用中心和周邊的關系來取代民族和國家間的關系。它的這個說法的最大貢獻就在于,他翻轉了費正清所說的朝貢體系是完全負面的東西,看到在亞洲世界內部早就存在著復雜而發(fā)達的經(jīng)濟網(wǎng)絡。
但是,東亞整體性的本身面臨著一些困難。第一個困難是,如果說朝貢體系是中心和周邊的關系,而現(xiàn)在的條約體系是民族國家之間的關系,這一定程度上簡化了對朝貢體系的理解。現(xiàn)代中國疆域與行政結構是清朝17世紀以來逐漸形成的,清朝帝國建立了豐富的朝貢貿易網(wǎng)絡,但是跟朝鮮、越南相比,日本和清朝之間的朝貢貿易是非常弱的,在朝貢貿易的名下與一些歐洲國家也建立了某種意義上的外交關系。所以條約體系和朝貢體系的規(guī)則是否有截然的差別,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清朝有些地方的邊疆區(qū)域是模糊的,但是他又很完整的國家結構。清朝和俄羅斯訂立《尼布楚條約》有三個主要內容:一是中俄邊界的劃界;
二是逃人法,雙方都不能保護各國逃到對方去的人;
第三,中俄貿易,除了進京朝貢外,要在邊境開辟商埠。雙方存在著互為朝貢的關系。這些制度在19世紀到20世紀的社會理論中通常被視為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特征。
第二個困難在于,超國家的區(qū)域性的體制在歐洲也同樣存在,只是不一定使用tribute(朝貢)這個說法。在英國和印度、北美這些殖民地之間是有定期的互換的。我們如何區(qū)分歐亞之間這種規(guī)則性的不同呢?
第三個困難在于方法論。浜下所有的敘述都是使用的朝貢貿易,而朝貢在中國的語系中是比貿易要復雜得多的概念。它包含了禮儀、政治、社會交往、文化等各種各樣的關系,而實質性的經(jīng)濟貿易關系是處在次要的地位。
第四個困難在于,內在整體性的亞洲歷史是解釋以東亞為中心的,他突出的是文化、地理的距離、海洋、政治結構在形成區(qū)域關系、尤其是貿易關系的時候的重要性。但是他對亞洲其他地區(qū)文化的多樣性和歷史聯(lián)系的多樣性——如中國和中亞、中國和波斯之間的關系——缺乏比較清晰的論述。
還有一個困難是,他強調的是朝貢貿易,而推動貿易的與其說是朝貢貿易,不如說是黑市貿易,或者說走私。清朝當時實行的是“凈!,日本采用的是鎖國政策,征收很高的關稅。所以大量貿易只能采用走私的方式。
溝口雄三在東亞這個觀念基礎上重新在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范疇中進行結構。他也認為亞洲地區(qū)以儒教為中心,把中國革命和宋代以來形成的天理、公平的觀念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在亞洲內部存在文化的原理性。
我把所有這些都概括成為在多個歷史世界中的亞洲和東亞文明圈觀念。
我講最后一個問題,在互動歷史世界中的亞洲。我剛才已經(jīng)提到了在構建整體的亞洲概念的時候會碰到一個困難,就是內部的關系過于復雜。是把亞洲看成一個完整的歷史世界,還是把它看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歷史關系,這是很重要的。從中國歷史研究的角度來說,日本、韓國和臺灣的學者都比較傾向于從周邊來界定亞洲,這與他們所處的位置相關。但是如何看待大陸內部的關系呢?我這里舉兩個例子。
美國的歷史學家歐文·拉鐵摩爾在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曾經(jīng)受美國地理學會的委托,到中國和中亞地區(qū)作調查,后來他寫了大量的這方面的調查報告,成為美國的中國邊疆史重要的開創(chuàng)者。由于他受到麥卡錫主義的排斥,所以他在當時并不像費正清那樣出名,但是,他所寫的書現(xiàn)在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視。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是1940年代發(fā)表的《內亞洲的中國邊疆》,它在描述亞洲內部的關系的時候,是以長城為中心,來描述一個超越政治和民族疆域的亞洲大陸。這為我們研究中心和邊緣的關系提供了一個和日本學者完全不同的視野。我曾請北京大學非常優(yōu)秀的歷史地理學家唐小峰先生寫過一篇這本書的書評,叫《長城內外是故鄉(xiāng)》,發(fā)表在《讀書》上。這本書認為在長城的兩側并立著兩個農業(yè)和游牧的大的社會實體,它們在長城沿線的接觸形成了持久的互動關系,這種關系有反饋到各自的社會內部。因此,游牧民族受到了農耕社會的較大影響,反之亦然。中國唐以前的歷史敘述基本上是以長安和黃河為中心,宋以后往往是以江南、運河為中心來敘述的。他們都把長城看為遙遠的邊疆。而這本書卻把長城視為亞洲的中心,看成兩邊交往和民族融合的區(qū)域,從而形成了亞洲大陸內部的整體關系。它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游牧民族最開始是農耕社會中被排斥到草原上的那部分人,只有當他們真正成為一個草原社會的時候,兩個不同的社會所共有的邊疆才建立起來。
陳寅恪的研究與此相近,但是在他的視野中,西北而不是日本學者關心的海上貿易和“東亞文明圈”,占據(jù)著更為重要的位置。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他引用《朱子語類》中的一句話:“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在論述番將府兵的時候,并不認為這些制度是唐本身就有的,而是從外面來的。他們兩個人都比較重視亞洲內部的制度和文化的互動,以及戰(zhàn)爭和移民的影響。
我再舉一個例子。日本杰出的歷史學家宮崎市定有一個論述:“亞洲自己早就有一個自己的近代”,他提出的假說叫宋朝資本主義,認為在十世紀北宋建立的時候,以中國為中心已經(jīng)建立了一個資本主義模式,早于歐洲。同樣,朝鮮的十四世紀,日本的十七世紀,基本上構成了亞洲的近代敘述。自所以說十世紀是亞洲的近代,他認為有幾個主要的理由,一個理由是,從唐末開始,貴族制度開始瓦解,第二個理由是,唐之后五代十國的沖突中,這些國家都形成了自己的國家意識,所以宋朝是建立在具有豐富的民族國家或者準民族國家意識基礎上的國家。因此他認為成熟的郡縣制國家類似于歐洲的民族國家,他把理學看成是民族主義學說。第三,他強調運河在貿易和連接內地和海洋中的作用。近年來在南海發(fā)現(xiàn)的古船也證實了那時的海上貿易是非常發(fā)達的。顯然,他關于宋朝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都是歐洲的。他認為宋代以后,中國的這些特征都沒有消失。他有一個邏輯結論:
“如果只有歐洲的歷史,歐洲的工業(yè)革命就不能發(fā)生。因為這不單是機械的問題,而是社會整體結構的問題。工業(yè)革命發(fā)生的背后,需要小資產(chǎn)階級的興隆,亦必須有從東洋貿易中得到的資本積累,要機器運轉,不能單靠動力,還必須有棉花作為原料,更需販賣制品的市場,而提供原料和市場的實際是東洋。沒有和東洋的交通,(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工業(yè)革命大概不會發(fā)生。”
他的觀點在弗蘭克的最新著作《白銀資本》中獲得了回響。但是實證研究到底能不能解說近代工業(yè)革命仍然是一個爭論的問題。解釋資本主義有兩個主要模式,一方面是馬克思的經(jīng)典解說,就是一個社會生產(chǎn)方式內在的裂變導致資本主義的發(fā)生,另一方面貿易主義的解說比較強調長途貿易對于一個社會內部分工的影響。
無論是宮崎市定,還是浜下武志,都沒有說亞洲就是一個隔絕的絕對的總體性。只是他們在對大陸內部關系的敘述比較弱,這也是我在此把拉鐵墨爾和陳寅恪所作的內陸之間的制度和交往關系的原因。
最后,我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首先,剛才的這些分析與其說證明了亞洲完全的自足性,毋寧說亞洲概念的曖昧性和內在的矛盾性。它有時候是一個殖民主義的概念,同時又是一個非殖民主義的概念;
它有時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概念,但是有時候又是一個革命的概念;
它是一個民族主義的概念,也是一個國際主義的概念;
是歐洲人的概念,但是對亞洲的界定又反過來塑造了歐洲人的自我理解;
一方面它是和民族自決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同時有是和帝國的視野聯(lián)系的;
它一方面是一個相對于歐洲文明的概念,同時又是一個地理的范疇。
我概括幾點:第一,通過上面對亞洲概念的分析,它始終是和亞洲內部尋找自身的現(xiàn)代性的根源聯(lián)系在一起的。第二,亞洲概念和民族主義運動和民族國家存在著密切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第三,完全自足的總體的亞洲概念是難以成立的,我們要談論新的亞洲想象,必須把文化的多元性和有關區(qū)域性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聯(lián)系架構要聯(lián)系起來,不能簡單地想象一個同質的文化上一樣的亞洲。第四,亞洲和歐洲、非洲、美洲之間的宗教、貿易、文化和軍事存在著長遠的歷史關系,在某些時候某些關系甚至壓倒了內部關系,F(xiàn)在我們也可以看到,亞洲要建立自己的區(qū)域關系非常困難。第五,如果說對于亞洲的文化潛力的挖掘是對歐洲中心主義的批判,那么亞洲概念的重建也是對于分割亞洲的殖民力量、干涉力量和支配力量的抗拒。隨著柏林墻的倒塌,冷戰(zhàn)在歐洲基本結束,但是在亞洲仍然存在。亞洲想象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要“去冷戰(zhàn)”,是為了去除造成冷戰(zhàn)的內在的結構。
我把我所能閱讀到的一些筆記勾勒出來,是為了供進一步的討論,本人并沒有一個完整的結論。當我們提出一個問題的時候,它包含了很多的可能性,同時也包含了很多陷阱。我們對歷史的分析,有可能給我們提供一個進一步想象的空間,我就說這些,謝謝。
史敏:(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亞非所)
很抱歉我對亞洲的經(jīng)濟研究比較多,對于歷史和文化沒什么研究。
聽完演講后我有幾點想法。首先,亞洲地區(qū)尤其是東亞的文化的共同點還是很明確的,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響很大。第二,剛才你講到了脫亞入歐,我到想講講前些年出現(xiàn)的一個現(xiàn)象:脫歐入亞,一個例子就是英聯(lián)邦的國家之一澳大利亞。我們在海南有一個博鰲論壇,主要發(fā)起人一個是日本首相,一個就是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他非常積極。它的外文名字是Bo Ao forum for Asia,這里用的是for而不是of。這其中經(jīng)濟因素占有很大的分量。因為20世紀的下半頁亞洲的經(jīng)濟逐漸崛起,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很強。
伴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還有一個趨勢是經(jīng)濟區(qū)域化。歐盟的層次最高,由經(jīng)濟一體化走向了政治一體化。此外還有北美自由貿易區(qū),而且美國還計劃在2005年推行美洲自由貿易區(qū),F(xiàn)在亞洲相對薄弱,但是也出現(xiàn)了這種趨勢,尤其是東亞。在經(jīng)歷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各國深感不合作就不能防范新的經(jīng)濟危機,同時不能過分依賴對西方的出口,尤其是對美國的出口。東盟就是一個加強合作的例子。此外,東盟也加強了與中日韓三國的聯(lián)系,而這三個國家相互也加強了聯(lián)系。
長遠看來,也許能夠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qū)。我國也在考慮在數(shù)年內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qū)。那么有沒有可能建成的區(qū)域經(jīng)濟成為一個封閉的經(jīng)濟體呢?這是不可能的,現(xiàn)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外部條件不允許,所以,執(zhí)行的只能是開放的地區(qū)經(jīng)濟。歐盟內部的貿易占到總貿易額的60%,而亞洲內部的貿易占總貿易額的40%。在東亞加強內部聯(lián)系的過程中,中國和日本有望成為帶動亞洲經(jīng)濟的雙火車頭。
田島峻雄:(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
今年我們在日本的沖繩召開了一個會議。沖繩1972年回歸日本,此后政府投入了很多錢,但是沖繩仍然沒有發(fā)展起來,他們的人均國民收入仍然是全日本最低的。浜下教授發(fā)表他的看法,提倡一國兩制,自由開放的沖繩。沖繩原來叫琉球王國,屬于兩面派,一方面向中國朝貢,一方面向日本朝貢。它離朝鮮半島不遠,離臺灣也不遠,地理位置很好,享受當時朝貢體系下的自由貿易所帶來的好處,所以歷史上比較發(fā)達。
浜下教授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是香港模式的。香港在1842年實行清朝王國統(tǒng)治下的自由貿易體制,在東南亞建立了很大的貿易網(wǎng)絡。原來的海洋亞洲一直享受著自由貿易體系的好處。后來歐洲與亞洲進行貿易,日本帝國主義對亞洲進行侵略,都利用了這個體系。日本的工業(yè)化也與這個體系很有關系。日本的學者杉元董也是研究亞洲經(jīng)濟的,他研究大阪工業(yè)區(qū)的發(fā)展,離不開亞洲貿易體系,這個體系包括印度,香港,上海,大阪。
而亞洲現(xiàn)在還存在著很多對自由貿易的限制,中國的改革開放也離不開亞洲貿易的自由開放。中國在1949年之前由于國內戰(zhàn)爭和其他因素的影響,還沒有形成一個全國性的統(tǒng)一大市場。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計劃經(jīng)濟被取消,這看起來有點像歐洲現(xiàn)在走向統(tǒng)一的局面。
盛洪:
這些年,我對歐洲關于亞洲的解釋也很不滿,覺得存在著很大的扭曲,F(xiàn)在的國際秩序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國際秩序,我同意亞洲和歐洲是兩個文化概念,存在著內在的原則。在前現(xiàn)代,它們是兩個世界模式,沒有很多的交往。幾百年前,歐洲和中國很類似,有很多小國在打仗。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兩個文化,一個是希臘為代表的自由,民主,人權等邏輯,中國是儒家文化。這兩種不同的文化導致對政治問題的解決的結果不一樣,但是方法有些相似。戰(zhàn)國的解決辦法就是形成大帝國,在歐洲形成了羅馬帝國,在中國秦統(tǒng)一了六國。但是兩個大帝國的內在文化不一樣,導致了帝國命運的不一樣,圍繞帝國所形成的關系也是不一樣的。羅馬帝國的基本邏輯是理性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所以它在不斷擴張。但是它不能持久,而且必然導向軍國主義。在擴張過程中,他們壓迫其他民族,也必然遭到其他民族的反抗,導致帝國成本上升,極端的情況就導致帝國瓦解,形成民族國家。
但是民族國家不是解決世界根本問題的模式,因為雖然它在理念上是平等的,但是就像任何一個社會都要有一個強力的政府一樣,一群平等的人并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平等的民族國家并不是解決國際問題的一個理想狀態(tài),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的判斷。歐洲的歷史就證明了這一點,它們發(fā)生了多少次戰(zhàn)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是平等的民族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
另一個邏輯是儒家邏輯。中國走向秦的統(tǒng)一,但是很快就垮臺了,這時出現(xiàn)了轉折點——漢,漢朝儒家思想占主導地位,也支配了它的對外關系。它不是理性主義或者功利主義的,而是以仁義治理天下,懷柔遠人。在中國,帝國的歷史比較長,這一點和歐洲不一樣。中國的仁政和納貢體系結合了起來。納貢體系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種帝國賴以維系的財政資源,而就是一種儀式。為什么納貢體系要好于平等貿易呢?就在于民族國家的平等貿易最終導致的并不是平等的結果。歐洲如果按照功利主義邏輯向外擴張的話,就不可能建立平等的貿易,而導致的是殖民化。后來的民族主義解放運動,正是這些殖民地反抗的結果,而不是歐洲主動造成的結果。
歐洲國家之間的團結可能也與它們多少次的流血沖突,與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有著密切的關系。美國是歐洲關系的發(fā)展,它對歐洲是一種強有力的保護,F(xiàn)在的世界格局之所以非常緊張,就在于美國不是一個懷柔遠人的帝國,而是就想追求自身實力的最大化的目標,而不是追求國與國之間的理想狀態(tài)。這種強有力的帝國必然導致國際關系的不公正,因為它不存在道德約束。這就給我們一種想象的空間,設想亞洲未來能夠以另外一種模式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
汪暉:
剛才史敏教授談到東亞的共同性的問題,我認為是很重要的。但是日本和韓國學者在這方面作的工作比我們多。講文化的多樣性在中國內部是很重要的,在亞洲金融風暴以后中國所作的回應,是開發(fā)西部,至于經(jīng)濟上到底存在多大的可行性,反而不太重視。在歷史上,每一次海洋遇到壓力的時候,都希望在內部來回應這個問題。我很贊成東亞文化在某些共同點方面的重要性,但是在里面應該考慮到它的復雜性。日本的學者也在研究一個問題,就是日本與亞洲到底是平行的關系呢,還是本身就在里面,這很重要,因為牽涉到對政治制度的理解。
我感覺歐盟通過經(jīng)濟一體化,來推動政治一體化和軍事一體化。我們開玩笑說,他們在重構一個帝國模式。韋伯在談政治理性的時候說,存在多個國家,就會存在競爭,因而存在政治理性,但是統(tǒng)一成一個帝國之后,就不存在政治理性了。丁維良在翻譯的《萬國公法》的序言中說,中國與西方產(chǎn)生沖突的主要根源在于中國不懂國際法,但是17年之后他到了德國,又寫了一片長文,把《春秋》和《周理》看成中國古代的國際法。原來的歐洲的國際法只是基督教所謂文明國家間才行使平等的主權國際法,而在北美、亞洲等地區(qū)都不算。他們在碰到中國的時候,卻沒有采用完全殖民的模式,而是訂立條約。他設想歐洲大一統(tǒng)的模式是為了息兵,不要有戰(zhàn)爭。但是他們是倒過來的,他們認為沒有戰(zhàn)爭,沒有談判,就沒有外交。沒有這個過程,就沒有理性。所以他們認為理性的產(chǎn)生過程是與沖突與協(xié)調連在一起的。
最近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個教授出了一本書,就叫《帝國》,但是這個帝國不是我們所使用的那個歷史范疇的帝國,而是指的全球化,好像全球化構筑了一個沒有外部的帝國。但是他們的這個模式是從美國的模式來的,它是一個主權國家,但是美國的邊界是說不清楚的,臺灣海峽是,土耳其是,伊拉克也是。
我今天檢討這些文獻,就是提出它們中的洞見。我之所以提出朝貢體系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在其中雖然貿易不是占主要地位,但是在中俄邊境訂約和廣州開埠之后,它越來越多地具有貿易的性質和經(jīng)濟的意義。此外,它的敘述是一種補足。而費正清將這個體系看成是阻礙中國進入世界貿易體系的因素,這種敘述在歷史上來看是有很嚴重的問題的,這也無法解釋中國在漫長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的區(qū)域性的經(jīng)濟繁榮。
此外,我強調亞洲大陸內部的關系,而日本由于自己的位置,強調海洋關系,而這是與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是密切相關的,它貶低大陸內部的聯(lián)系。而我認為在今天內陸的重要性是要從新被發(fā)掘出來的。(高飛 整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