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敦康:中國智慧在《周易》《周易》智慧在和諧
發(fā)布時間:2020-05-29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周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今天很高興來到這里做這個講座,其實心里很緊張、很有壓力,下面從四個方面談談《周易》的智慧。
講到智慧,人們不免會想到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西方的智慧》一書。就像它的書名一樣,這部書是講西方智慧的。那么,東方有沒有智慧?中國有沒有智慧?對于這一點,持歐洲中心主義的學者似乎是抱懷疑態(tài)度的。在座的都是中國人,我們對于本民族的智慧當然是不懷疑的。那么,中國的智慧是什么?哪部經典能作為我們民族智慧的代表?《論語》嗎?有智慧,但不能代表全部的智慧!独献印肺迩а詥?確實有智慧,但也不能代表全部的智慧!秾O子兵法》嗎?國內外都很重視,但中國不是一個好戰(zhàn)的民族,所以它同樣也不能代表全部的智慧。想來想去,我覺得只有《周易》能夠代表中國的智慧,一部《周易》,就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他的智慧都可以用《周易》這本書來代表。
馮友蘭先生說,一部《周易》,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現(xiàn)象學。這是認為《周易》這部書,深刻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發(fā)生、成長、定型的整個歷史。一個民族要有精神,沒有精神的凝聚力,沒有文化的認同,這個民族就不能稱為是統(tǒng)一的民族。而民族的精神不是靜態(tài)的東西,也不是誰規(guī)定下來的,它有一個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在中國,《周易》這本書恰恰完整地表現(xiàn)了這個過程。
剛才說《論語》、《老子》和《孫子兵法》都不能代表中華民族的智慧,為什么?是因為他們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離現(xiàn)在不過2500多年左右時間。中國五千年文明,還有2500年的空檔,誰來代表呢?有哪一部經典能夠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呢?《周易》!全世界沒有一本經典能夠有五千年的歷史,《圣經》只有兩千年的歷史,《古蘭經》也只有1300年的歷史。印度的《奧義書》稍微古老些,也不過3000年的歷史。為什么說《周易》有五千年的歷史呢?因為《周易》不是一個人寫出來的,所謂“人更三圣,世歷三古”,他是由三個圣人——伏羲、文王、孔子,歷經三個時代——上古、中古、近古而完成的。秦漢之后,歷代學者又不斷對它進行解釋和發(fā)展,構成了蔚為大觀的易學史。你看,這不是和中華民族的精神發(fā)展史同步嗎?
《周易》本屬蓍占之書,用今天的話說,也就是“算命”之書,“數字卦”的破譯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但古人的算命也可以看作是古人認識世界的方法之一,所以這部“算命”的書中,又包含著“古之遺言”,包含著古人的生存智慧。所以,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孔子、老子這些大思想家不斷用哲學的思想來解釋《周易》,《周易》也就由宗教書變成了哲學的書。這就是哲學的突破。所以說,《周易》是儒家、道家發(fā)生學的源頭,而儒家、道家雖然改變了《周易》,但是《周易》提供的思維方式,也影響了儒家和道家。這樣的哲學自戰(zhàn)國末年形成之后,兩千五百年來,一直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全世界獨一無二,真是一個奇跡,文化的奇跡!
《周易》的智慧在于“和諧”
前面論道,《周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這個智慧是什么呢?就是“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像是一個大海綿體,能夠把各種不同的東西整合為一個整體,早在堯的時代就開始這種整合了,經過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戰(zhàn)國,華夏就正式形成了。春秋戰(zhàn)國,雖然是百家爭鳴,互相之間也斗得不可開交,可是到了漢代又整合了。這就是《周易》說的:“一致百慮,殊途同歸!
我曾說,《周易》的智慧,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這種精神,其核心價值,可以用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名字來表示。什么意思?就是和諧,“太和”是最高的和諧;
“中和”是陰陽相互協(xié)調產生的和諧;
“保和”就是當它不和諧的時候,進行一種管理調節(jié)使它和諧。這些完全是《周易》的思想?鬃訉憽妒怼,把宗教書改造為哲學書時,就已經反復說到和諧的道理了,所謂“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作為一種核心的價值觀,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精神,幾千年來賡續(xù)不斷,生生不息。
這里我們不妨以八卦為例,看看《周易》的和諧思想。八卦代表八種自然界的物質: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天和地相對,雷和風相對,水和火相對,山和澤相對。所有自然界的八種物質都是兩兩相對,相互依存,你也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共同來構建互動的關系。比如,天和地,如果天在上地在下,即乾在上坤在下,兩卦相重組成一個否卦,否就是不通。倒過來,地在上天在下,即坤在上乾在下,兩卦相重組成一個泰卦,這叫天地交泰!吨芤住贩磳Ψ,因為它的結果是背道而馳,不相交,天陽上升,地陰下降,不搭界,什么事情都辦不成。反過來說,如果天在下,地在上,地氣下降,天氣上升,天地交,這是很好的一件事。所以陰和陽,排列組合,有的是優(yōu)化組合,有的則不是。整個八卦都是講這個道理的。所以,不懂八卦就是不懂得和諧,不懂《周易》也就很難深入理解和諧的奧義。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人們對此不認識,把這個給忘掉了,想的不是和諧,而是斗爭。和諧與斗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當然,20世紀中國人把斗爭放在第一位,與天斗,與地斗,也并非沒有原因,原因就在于那時民族面臨危機,面對帝國主義,面對階級問題,中國人要發(fā)揮作用,不斗是不行的。但要知道斗之外,還有一個和,這兩者是二位一體的,而且“和”比“斗”還重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應該是由“斗”轉變到“和”才對的,可是當時沒有做,還是繼續(xù)斗。這方面我們是有深刻教訓的。
近些年來,經過不斷反思,人們終于又發(fā)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和諧”,這是很大的收獲,也是很值得闡發(fā)的。
“和諧”與陰陽
八卦代表八種自然界的物質,既是兩兩相對的,也是相互依存的,用和諧來解決矛盾。
《周易》還有個原理,即世界是分陰陽的,所有的事物——宇宙、自然、社會、人生,都是分陰陽的,都是由陰陽兩方面共同組成的。陰陽就是《周易》里的符號,畫一個直線就是陽,畫兩個短線就是陰,整個《周易》64卦都是由陰陽兩個符號構成,八卦分陰陽,64卦也分陰陽,所以說“《易》以道陰陽”。它代表了宇宙的兩個組成部分,這兩個組成部分相互依存,互不分離,這叫獨陰不生,孤陽不長。那么,陰和陽在一起是和諧?還是沖突?二者都有。這就好比沒有不吵架的夫妻,盡管感情很好,有時候還是會磕磕碰碰的。問題在于,磕磕碰碰之后如何解決,最后的解決,非得和不可,只有和才有永恒的愛,才有生機和活力。這個道理很深刻,但并不簡單。
人與人相合,人與社會相合,人和自然相合,雖然有矛盾,但和諧是第一位的,這是中國人的價值取向。不過“和諧”的取得是需要過程的,它不是既成的東西,而是通過不斷的調節(jié)變易得來的。宋朝哲學家張載說了四句話,非常值得玩味,一句是“有象斯有對”,即只要有象,必定有一個東西和它相對;
一句是“對必反其為”,即相對的事物,它的行為方式必然是相反的;
一句話是“有反似有仇”,即免不了有矛盾、有挫折、有斗爭;
最后一句最重要,是“仇必和而解”,即最后解決的方法一定要和,不能讓矛盾沖突擴大。
中國人的智慧就體現(xiàn)在最后一句話“仇必和而解”中。這就是用和諧的方法來消除矛盾、解決矛盾,使事物向一個更新的方面來發(fā)展。這個道理是很深刻的,可惜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把它給忘掉了。韓國人則比我們聰明,大家知道,韓國的國旗叫太極旗,中間是一個太極圖,太極是由陰陽魚組成的,上面是一條白魚,下面是一條黑魚。黑白魚頭尾相抱,即老子所說的“萬物負陰而抱陽”,也就是陰陽結合為一體。而且,更重要的是白魚有一個黑眼睛,黑魚有一個白眼睛,前者是陽中有陰,后者是陰中有陽,誰也離不開誰了。此外,韓國國旗上還有四個卦,即乾坤坎離。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兩卦相對,天不能沒有地,地不能離開天,天地組合就是一個宇宙?泊硭x代表火,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不相容,也一定要把它組合起來,這就是“仇必和而解”?梢,韓國的國旗是很能反映張載那四句話的深意的。經過多年反思,我們對這個問題也有了深刻的認識,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國家一再強調“和諧”的重要性,現(xiàn)在又提出在國內構建和諧社會,在國際上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把聯(lián)合國改造成一個和諧大家庭的目標,這是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的。它與西方的單邊主義、美國的先發(fā)制人、新保守主義等等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梢哉f,這些年中國在運用這個智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易》為群經之首
前面談了《周易》的智慧,現(xiàn)在再從學術史的角度談一談《周易》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在經學時代,《周易》居于群經之首的地位。它為什么能居于這樣的地位呢?簡單回顧一下易學史,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因。
我們所說的《周易》,通常包含三部分內容,一個是《易經》,一個是《易傳》,一個是易學。《易經》形成于伏羲到文王的這個時期,這時的《易》還是一部巫術的書,宗教的書,神話的書,算命的書。《易傳》形成于孔子及其門弟子之手,這個時期的《易》已被詮釋成為哲學書了。漢朝以后,《周易》經傳被奉為經典,直到清代,被稱為經學時代,解釋《周易》的成果有三四千種之多。那《周易》為什么居于群經之首呢?這與司馬遷有關。起初漢朝人是重視《春秋》的,司馬遷說不行,應該是《周易》更重要,因為《周易》里面有一個智慧,有一個核心價值觀,有一個哲學的原理。司馬遷是一個很偉大的人,凡是中國偉大的歷史學家,一律都是偉大的易學家。司馬遷說了一句話:究天人之際。天人之際就是一個陰陽的問題,《周易》講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一個天人之際的問題。后來,漢武帝、董仲舒慢慢接受了這個觀點。到漢宣帝時候,有一個宰相,認為《周易》是圣帝明王治太平之書,帝王應該用《周易》原理,創(chuàng)造一個太平盛世。這樣,《周易》的地位就被提得更高了。東漢時期,班固寫《漢書》,整理國故,編寫了《藝文志》,正式視《易》為群經之首。官方認可此說,《周易》便從所有的經書中脫穎而出。從此以后,《周易》群經之首的地位再沒有動搖過。很多人應用《周易》的原理進行決策,批評朝政,治國安邦。直到到民國年間,由于把《周易》看成是迷信,其地位才一落千丈。
《周易》是不是迷信?歷史上的確有人借助《周易》搞迷信。但那是末流,不登大雅之堂。那不叫易學,而是數術,也就是所謂的算命。真正的學者,正統(tǒng)的意識,始終是把《周易》視為中國文化的主干。
總之,我們要想懂得中華民族的精神,懂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核心價值觀,離開了《周易》是不行的。而且,懂了《周易》才可以懂得儒家,才可以懂得道家,才可以懂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而《周易》,其智慧,其核心價值觀,就是和諧,就是陽剛陰柔的辯證統(tǒng)一,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余敦康 1930年5月生,祖籍湖北。196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y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學部委員。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思想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何燕王弼玄學新探》、《內圣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xiàn)代闡釋》、《中國哲學發(fā)展史》(合著)、《中國哲學史論集》、《魏晉玄學史》、《宗教·哲學·倫理》等。(光明講壇)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