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寒:朝鮮紀行:21世紀的社會主義童話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題記:
讓我們來講故事,那是我們的首要責任。評注將不得不遲到,否則它們就會取代或遮蔽它們意在提示的事物。
如此聰明又如此蒼老的孩子們的故事。因恐懼而緘默的老人們的故事。把死亡視為一個老熟人迎接的受害者們的故事——和其他將它抬升到天堂和更遠處的故事。絕望的故事,渴望的故事。無邊火焰向天空伸展的故事。默認吞食生命、希望和永恒的故事。
讓我們講故事來記憶人類是多么脆弱,在面對兇猛的邪惡之時。讓我們講故事來阻止劊子手說出最后的遺言。遺言屬于受害者。這得取決于見證人來抓住它,使它成形,傳遞它,仍舊把它作為一個秘密來保存,然后向其他人傳播那秘密。
……
——威塞爾:《大屠殺之后的藝術與文化》
6月8號傍晚時分,我從羊角島飯店32層的房間眺望平壤。暗紅的夕陽正在墜落,薄霧彌漫,樓群隱沒在青黑色的云彩下。眼近的大同江,像一副靜止的風景畫,三艘采沙船一直安靜地停留在江面……還有風,帶著海面上的微涼遠襲而來——我的腦袋里便出現(xiàn)了很多奇怪地想象,我要如實地說,那一刻,我的確體驗到了一種不知身在何處的味道——和那個城市的靜謐相反的是,我的思緒有些錯亂,一種難言的復雜感受堆積在胸,這是以前任何一次旅行所沒有過的。
以前聽過一些朝鮮的事,但我一直期待親身體會。
一過鴨綠江,便聞到了一種異樣的氣息,山水相鄰,社會空氣卻明顯不同。除了自然的造化沒有異常之外,其他的一切似乎都是不一樣的。在領隊的“恐嚇”下,(有很多讓人無法釋懷的地方,入境前被告知手機不能帶入,必須寄存在旅行社,入境后不能隨意走動、隨便拍照等)我隱約感覺到一點緊張。在新義州接受人民軍檢查時,我的相機因為體積過大、鏡頭顯得有點長而引起了人民軍一位軍官的注意,他叫我下車,開機,并教他如何取景拍照。擺弄了一番后,我被告知相機得被暫扣,因為這位老兄已經(jīng)從照片上看到站臺遠處的一輛自行車,他和旁人議論和比劃著,期間還有幾個小站士湊過頭來從鏡頭前方來“端詳”相機。我當時的沮喪感便可想而知了,心想,自己帶著對朝鮮人民的深情厚義,卻遭此待遇。不過我心中一直有種信念,我堅信會找到辦法。還好,我找來一位漂亮苗條、面容和善的導游來幫忙,經(jīng)過數(shù)番交涉和解釋后,人民軍老兄終于同意了。導游告訴我,這位老兄說是看在她的面子上——我突然開心起來,朝鮮人民好幽默啊。哦,在穿過黑暗的地下通道時,我送了她一枚奧運會徽致謝。剛一走到地面,便聽到車廂里響起了掌聲,同伴們在歡迎我成功歸隊。飛吻,帶著熱度和激動的飛吻,我們共享了第一次的高峰體驗……
火車以每小時四五十公里的速度走走停停五小時后,我們到達了平壤。沿途所見美好山河和純樸的人民,因為謹尊紀律,沒能留下照片。但不要緊,那些畫面早已印入心底,那江南水鄉(xiāng)般熟悉的鄉(xiāng)野,大片的水稻田,田間插著的紅旗和集體勞動著的勤勞的人群,土路上飛馳而過的自行車,低矮或顯得暗淡的民宅……
我感覺到這可能是一次不尋常的旅行,以前我曾熱切地向往這個地方,帶著一點朦朧的沖動,想看個究竟,想知道真相,想為自己尋求一些存疑已久的答案……我體驗到自己身上有股強烈的對朝鮮人民的兄弟般的情感,這不同于對其他國民的善意,它可能與歷史和教育有關,但它可能會超出一個旅行者和一個觀光客應有的心態(tài)和情感,我預感到這可能會成為一種負擔,一種令人疲憊的壞東西。沒辦法,就由它來吧。
后來證明,這種負擔讓我在一些熱衷于獵奇的同伴面前稍顯孤單。隊友們打趣,“咱們是team,團結就是力量。”是的,我們是個team,理應看到不同的風景……
導游小姐非常漂亮,性情非常溫和,有耐心,臉上總是掛著友好的笑意。她剛從金日成綜合大學畢業(yè)兩年,漢語相當不錯,她卻謙虛地說還不夠好,請大家原諒。她說中國流行妻管嚴,而朝鮮婦女卻很辛勞,男人們下班后可以休息,婦女下班后還得做家務,侍候男人,但她同時表示現(xiàn)在這種情況已經(jīng)有很大改變,有些男人也會做飯了。大家向他推薦隊里的未婚青年小明,一位八三年生的廣西帥哥,她只是笑,笑得讓我們看到了在中國大陸已經(jīng)難得一見的年輕女子的純粹的羞澀和靦腆。另一位六十三歲的男導游,操江浙一帶口音的漢語,正好隊里有個上海來的老兄,于是兩人用上海話聊得不亦樂乎。老先生從小跟江浙籍援朝的志愿軍長大,對中國人民感情很深。
朝鮮被《lonely planet》稱為當今世界最神秘的國家,幾個僅存的警察國家之一……。不過那是西方人的視野,他們永遠只有驕傲和蔑視,他們不會懂中國人的感受。但是,我也并不知道自己為何有如此強烈的感受,與此前去其他幾個國家時完全不同,朝鮮是異國,卻不是一個“他者”,這是種復雜和奇妙的感覺,真是無法述說。我無法認同以前看過的那些取笑或嘲諷朝鮮的文章,我希望看到抱著深切同情和帶著暖意的文字。嘲諷不難,心存推己及人的善意才顯珍貴。
我們住的羊角島飯店據(jù)說是朝鮮僅有的三家“特級飯店”之一,四十五樓上有旋轉餐廳,地下有乒乓球和游泳池,還有中國人開的賭場。賭場較小,人氣雖然不算太旺,但也有兩三個臺前圍滿了中國游客。為數(shù)極少的三五個人洋人則全跑到地下室打乒乓球去了,害得我們十一點了才打上球。朝鮮每年大約接待三四萬名游客,絕大部分是中國游客。
傍晚時分,我們八個人沿河邊散步,那種蛙聲和蟬鳴襯托出的靜謐和愜意,真是久違了。我們知道,在整個平壤,游人不能離開這個小島,而朝鮮人民也無法進到這個島上。這對他們是一個陌生的世界,就像我們的車子從大街上急馳而過時總會有行人投來疑惑和陌生的眼光一樣。
入夜后從房間遠眺,會看到整個城市在暗淡的燈光里異常安靜,與中國喧囂和通亮的城市夜景不同,平壤是那樣清幽和靜默,恍若童話,有種久違的遼遠和夢幻氣息。大家推測朝鮮人民可能存在電力上的不足,不過有著強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漂亮的導游小姐告訴我們,“不是缺電,點多了沒必要!
第二天早上,同伴互相分享各自的發(fā)現(xiàn):街上有中國產(chǎn)的捷達;
飯店游泳池的水溫特低;
從一家商店門口望過去,貨架基本是空的……我也有一個發(fā)現(xiàn),晚上睡覺時,我不得不把手表從床頭柜挪到更遠的地方,因為太安靜,指針的轉動聲讓我無法入睡。
嚴格的“紀律”并沒有阻止我們愉快的朝鮮之旅,隊友們最常用的比喻是,我們在朝鮮的待遇特像六七十年代洋人來中國。隊里無數(shù)次有人言不由衷地感嘆到:社會主義真好啊……
盡管我們只能按指定路線在導游帶領下行動,但仍然能感受到朝鮮社會的特殊氛圍。寬闊的街道,整齊卻斑駁的建筑,發(fā)出巨大轟鳴聲的軌道電車,電車就像一只在戶外風吹雨淋了好久的鐵桶那樣古舊和破敗,生著銹,像遲暮的老人,速度極慢,發(fā)著沉重的喘息。路上穿著青色或灰色衣服、一律戴著領袖像章的朝鮮人民,他們表情鄭重,都很安靜,看得出他們身上的那種韌勁和精神,可惜沒能有交流的機會,因為沒有自由,我們沒也沒獲準去“涉外商店”旁邊的居民樓里參觀,甚至不能離開導游的視線,哪怕去二十米外的街邊小賣部買根冰棍……一切都像那些似曾相識的舊電影的片場,那樣熟悉,又那樣遙遠。
有幾個地方令人難忘。一是妙香山下的“國際友誼展覽館”。主體建筑在山體內,透著一股強烈的陰森和威嚴感,有人說真像電影中的場面,另有人馬上接嘴:哈里波特的密室。里面陳列著各國友人送給偉大領袖的禮物。包括汽車、家私、雕塑、翡翠,甚至有丹東國際旅行社的錦旗和一些不知名的大陸和香港公司的花瓶之類,但數(shù)量最多的恐怕是領袖的塑像,很大很威嚴。導游小姐平均每講三句話中必有一句“偉大領袖金日成”或“偉大領袖金正日將軍”之類。游人還被帶去一間威嚴肅穆的大屋子,里面立著金日成的臘像,導游和工作人員要求大家列隊向領袖鞠一次躬,導游說,“偉大領袖金正日將軍告誡我們,朝鮮人民永遠只有一個領袖,那就是金日成主席,他雖然離開我們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朝鮮人民認為他還沒有死,所以我們只鞠躬一次,而不是三次……”臘像非常逼真,前面擺著兩個一米多高的青瓷花瓶,導游告訴我們,花瓶和臘像就是中國政府贈送的。
另一個地方是主體思想塔,高聳在大同江畔,讓人驚嘆它的雄偉和壯觀,這么高大的紀念碑實在是世所罕見,至少是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圣彼德大教堂或協(xié)和廣場的方尖碑的三倍高,里面還有電梯可直達頂部,票價四十元人民幣。還有金日成廣場,巨大,威嚴,游人都被要求列隊敬禮。我當即想,如果單從自然環(huán)境來說,平壤真是一個地道的花園城市,如果那些巨大的廣場不是政治運動的產(chǎn)物和工具,而是讓人民散步或別的,那該多好。
我們還去拜謁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紀念碑。只有主體思想塔的三分之一高,建在一個小山坡上。臺階上有位婦女在賣花,十元人民幣一支,全隊人手一支,大家鄭重、肅穆地向紀念碑獻花,行禮。這也是我在朝鮮惟一的一次鞠躬。我們八個人還手挽手在紀念碑前合影,祈禱世界和平。
我們還去了板門店,據(jù)說是當今世界上惟一的軍事分界的景點。田野里到處是人工散布的巨石塊,大片的鐵絲網(wǎng)讓我想起多年前在深圳特區(qū)工作時見過的鐵絲圍欄,板門店的鐵絲網(wǎng)將一個民族分成兩個國家和兩種意識形態(tài),特區(qū)的鐵絲網(wǎng)則激起了無數(shù)外省青年破門而入的斗志。那里沒什么好說的,壓抑得令人窒息,到處是軍人和崗哨,游人一走,不難想見那里還能留下些什么。那個地區(qū)的溫度像是格外高,也許是正值中午的緣故,不過人民軍講解員倒是樂于接過遞上的香煙,一塊抽,互相看一眼,擠出點微笑,也可以照合影,但只有極短的時間。
短暫的幾天,我們吃到了各種風味的美食,有火鍋,朝鮮的傳統(tǒng)正餐,也有冷面之類。為防止浪費,我們八個盡量把所有的菜全吃光,讓其他中國游客甚為驚嘆。臨走前夜的晚餐上,還有幾位漂亮的鮮族姑娘伴歌起舞,還邀我們學起了朝鮮舞,這種待遇讓大家興奮和欣喜,也充滿了感激。隊友們一再由衷地感嘆社會主義好,感謝朝鮮人民。
臨走前的下午,我們去參觀一間中學,學校安排了文藝演出,一個五百人左右的禮堂,只有二十幾個中國貴賓在觀看節(jié)目。除了鮮族節(jié)目外,還唱了兩首中國歌曲,一曲《沒有共產(chǎn)堂,就沒有新中國》,另一首《北京的金山上》。演出結束后,孩子們走下舞臺請我們去舞池里跳舞,最后我們把在國內準備好的文具和福娃手帕等送給同學們,所有隊友都說回到了童年時代,那種場面真是令人難忘。
旅程結束了,隊友們說十年后自駕來重游朝鮮,一定會非常有意義。是啊,后現(xiàn)代中國正在全力追趕全球化的列車,而朝鮮兄弟還在暗夜里默守,這怎能不令人揪心呢。
導游送我們上火車,沒有擁抱,也沒有握手。我們問她:“我們想你了怎么辦?”她還是那樣,孩子般地笑著,不說話。
火車起動了,她朝我們揮手,我們望向她,揮手,久久的……
在回程的火車上,碰到一位工會雜志的編輯,談及朝鮮印象時,她說:“朝鮮人民多么勤勞啊,鐵軌間的小空地都被種上了莊稼,可是他們都被迫為金氏王朝服務……”我再問,“那你覺得中國呢?”“根子上差不多吧,形式上不同而已!蔽矣謫枺澳銈冴牭钠渌硕荚诿χ蚺,他們也是這樣想嗎?”“當然不,我們這是公費旅游,我們雜志社組織下面工會的頭目以開發(fā)行會的名義來的,基層的問題很復雜,基層面臨相當多的困難……”
火車開過鴨綠江時,車廂里響起了零星的掌聲,有人在慶賀平安歸國。像聞一多說的那樣,近在咫尺的兩個國家,就隔著一張紙,卻是兩個世界,這不得不令人唏噓。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人類歷經(jīng)磨難和艱險,理當已具備了穿越迷障的智識和勇氣,我們有理由期待那些理所當然的幸福和權力早日到來。
當K28次駛進北京站時,我們八個人立刻被洶涌的人流和喧嘩所沖散,有人打車趕去公司上班,有人電話里聊著股市或歐洲杯,我卻還在回想朝鮮的經(jīng)歷和那位美麗的朝鮮姑娘。咫盡天涯,恍若隔世……
后記:
友人要我用兩個字來描述朝鮮之旅,我的回答是:震撼。
2008/6/18上午-午后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