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頤:“軍”、“隊”的命運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蘇聯(lián)作家法捷耶夫的《青年近衛(wèi)軍》描寫的是煤礦小城克拉斯頓諾青年抵抗法西斯占領軍、成員最后大都英勇犧牲的故事,50年代也是我國青少年的必讀書。不知 多少青年為書中英雄人物感動得熱淚盈眶,說此書影響了我國一代青年毫不為過。然而,法捷耶夫和《青年近衛(wèi)軍》的曲折遭遇,卻少有人知道。
沒想到,現(xiàn)在看來正統(tǒng)得不能再正統(tǒng)、旋律“主”得不能再“主”的《青年近衛(wèi)軍》,也曾險遭滅頂之災。出生于1901年的法捷耶夫十月革命前就接近布爾什維 克并參加革命活動,1918年入黨,1919至1921年在遠東參加紅軍游擊隊。不久就開始了以俄國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為題材的文藝創(chuàng)作,特別是小說《毀滅》, 贏得高度贊譽。
后來他擔任蘇聯(lián)作協(xié)總書記、理事會主席,成為文藝界的高官。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他聽說了克拉斯頓諾一些青年自發(fā)組織起來打擊德國占領軍的故事,深為感 動,便到此采訪,以此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小說《青年近衛(wèi)軍》。小說歌頌了反抗侵略者的英勇行為,作者又是作協(xié)總書記、理事會主席,所以1945年出版后,大獲好 評。然而好景不長,蘇共中央機關報《真理報》突然發(fā)文嚴厲批評小說,最嚴厲的譴責是:“小說忘記了一個最主要的東西,一個能說明共青團員生活、成長和工作 特征的東西,這就是黨的、黨組織的領導和教育的作用!保勔唬骸丁扒嗄杲l(wèi)軍”:未講完的故事》,《社會科學論壇》,2000年第12期)此文一發(fā),輿 論立即從一邊倒的贊揚變?yōu)橐贿叺沟呐,以前贊揚過他的作者又紛紛撰文批判。
原來,此書一出就有電影導演將小說拍成電影。沒想到,卻因此惹了大禍。因為斯大林看完電影后勃然大怒,這些青少年的行動都是自發(fā)的,“共青團組織哪里去 了?黨的領導哪里去了?”再一了解,電影是根據(jù)小說改編的,期大林如此態(tài)度,報上必須立即安排嚴厲批判《青年近衛(wèi)軍》的文章。法捷耶夫得知事情原委,立即 在《真理報》發(fā)表公開信,承認這些批評是公正、正確的,并答應修改小說。他根本不敢辯白,當時克拉斯頓諾的黨的領導人許多已被殺害,領導機關已經(jīng)轉移他 處,青年的反抗完全是自發(fā)的。愛倫堡回憶,此事發(fā)生不久與法捷耶夫會面,法對他說自己“沒有修改正文,而是增寫了幾章――寫幾個老布爾什維克,寫黨的領導 作用。他沉默片刻,又補充道:‘當然,即便我成功了,小說將已經(jīng)不是原來那樣……不過,也許我是太崇拜游擊習氣了……時代是艱難的,斯大林知道的比咱們 多……”(愛倫堡:《人·歲月·生活》(下),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第493頁)后來,他還是對原小說的25章作了徹底改寫,并新加了7章,最主要的 改動是出現(xiàn)了黨的指導員和領導者,著力描寫了克拉斯諾頓地下區(qū)委的領導作用,“青年近衛(wèi)軍”就從“自發(fā)組織”變成了在“黨的領導下的組織”!靶抻啽尽庇 1951年出版,法捷耶夫終于渡過險關。
無獨有偶,五六十年代我國著名的“紅色經(jīng)典”《鐵道游擊隊》的遭遇與《青年近衛(wèi)軍》幾乎一樣,但作者劉知俠卻遠沒有法捷耶夫那樣幸運,他的遭遇要悲慘得多。
他的經(jīng)歷與法捷耶夫十分相似,也是年輕時就參加革命的“老革命”、老共產(chǎn)黨員。19歲投身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曾做過戰(zhàn)地記者?谷諔(zhàn)爭期間,聽說了 “鐵道游擊隊”的事跡,就兩次通過敵人封鎖線去魯南的棗莊和微山湖,到鐵道游擊隊深入生活,為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收集了豐富的素材。1949年后,劉 知俠曾任濟南市文聯(lián)主任、省文聯(lián)副主席兼中國作家協(xié)會山東分會主席、《山東文學》雜志主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等職。50年代初,他創(chuàng)作出版的長篇小說《鐵 道游擊隊》家喻戶曉,還改編成連環(huán)畫,1956年還拍成電影,也是影響了一代青少年的經(jīng)典作品。
然而,“文革”伊始,《鐵道游擊隊》卻在1966年5月就成為首批被“無產(chǎn)階級司令部”點名批判的電影之一。那個著名的、所有人都要反復學習、當時具有最 高權威性的《關于電影問題的談話》對電影《鐵道游擊隊》嚴厲批判道:“沒寫主席關于游擊戰(zhàn)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原則,寫的是主席批判的游擊主義。游擊隊不依靠群眾, 都是神兵,只有芳林嫂一個群眾。有政委,看不到政治工作,不象有高度組織紀律性的無產(chǎn)階級游擊隊,象一幫農(nóng)民、小資產(chǎn)階級隊伍。沒寫黨的領導,不象八路軍 領導的,單純地搞驚險神奇動作,宣傳個人英雄主義。影片插曲很不健康!保ㄆ顣云季幹骸断慊ǘ静荩杭t色年代的電影命運》,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版, 第201頁)電影是“大毒草”,小說自不例外,也開始受到嚴厲批判。此時已“間不容發(fā)”,未給劉知俠任何“修改”、“重寫”的機會,他立即被“揪了出 來”,關入“牛棚”。僅1966年7月22日、26日、28日和8月4日這四天的《大眾日報》,都在“徹底揭露和批判劉知俠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罪行”的通欄 標題下發(fā)表整版整版的“大批判”文章。
幾個月后,“文革”公開打倒劉少奇,劉知俠罪加一等。因為《鐵道游擊隊》第27章“掩護過路”,詳盡描寫了鐵道游擊隊掩護胡服(劉少奇的化名)過隴海鐵 路,到延安開“七大”的歷史事實。在“牛棚”的囚禁中,他遭到非人的磨難,在一個初春的深夜,他撕破床單,結成布繩,拴在窗口上,從3層樓上逃了出來,跑 到市郊的“芳林嫂”的原型劉桂清家。“芳林嫂”冒著風險掩護了他四個多月,為他養(yǎng)好了傷口。面對貼在門前的劉知俠通緝令和一次次搜索,她臨危不懼,幾次機 智地將劉知俠轉移到兒女們和朋友的住處,使他安全度過最危險時刻,保住生命。(嚴民:《劉知俠與“芳林嫂”》,《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03月24 日。)在長達10年的時間里,他被剝奪了寫作的權利,被批斗、游街、勞改,身心受到空前摧殘。“四人幫”被粉碎后,劉知俠恢復“正!鄙睿ā惰F道游 擊隊》在內(nèi)的一批“文革”前“紅色經(jīng)典”“解凍”。1977年9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準備再版《鐵道游擊隊》,此時“文革”雖已結束但并未被“否定”,劉少 奇還未平反,所以出版社提出必須將原著第27章中關于劉少奇的有關段落完全刪掉,迫于當時的形勢,也為了能夠再版,劉知俠只得忍痛違心答應;
而且,這一版 的扉頁印上一段黑體字的“毛主席語錄”:“整個游擊戰(zhàn)爭,在敵人后方所起的削弱敵人、箝制敵人、妨礙敵人運輸?shù)淖饔茫徒o予全國正規(guī)軍和全國人民精神上的 鼓勵等等,都是戰(zhàn)略上配合了正規(guī)戰(zhàn)爭!币源恕罢Z錄”反駁十年前“游擊主義”的“罪狀”,作為重出此書的“合法性”證明,也是當時的“時代特色”。不管怎 樣,這畢竟是“撥亂反正”時代的開始,意義不容低估。
順便提一下,電影《鐵道游擊隊》中政委李正的扮演者、也是電影《南征北戰(zhàn)》中為人熟知的“高營長”扮演者、著名演員馮喆在“文革”中于1969年被迫害致 死,年僅四十八歲。一說他是在“牛棚”中不堪折磨懸梁自盡。(金大漠:《馮喆,留下懸梁之謎》,《上影畫報》,2001年第1期)一說他是在“牛棚”被 “專政者”打死后被偽造成懸梁自盡。(劉澍:《馮喆之謎破解》,《大眾電影》,2001年第2期。)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開始被批為“很不健康”, “格調低下”,后來逐步升級為“反動”:“革命人民”大唱“東方紅,太陽升”歌頌偉大領袖毛主席,但這首插曲第一句“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是“別有用 心”將毛主席比為“快要落山”的“西邊的太陽”,“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罪加一等:“用低俗的歌曲惡毒攻擊偉大領袖毛主席”,“反動之極”!詞作者蘆 芒和作曲者呂其明雖然都是新四軍時期的老戰(zhàn)士、老革命,也都慘遭迫害。
不久前中央電視臺播出了新拍電視連續(xù)劇《鐵道游擊隊》,有些“下一代”聽說早就有電影《鐵道游擊隊》、而且這部現(xiàn)在看來正統(tǒng)得不能再正統(tǒng)、旋律“主”得不 能再“主”的影片在“文革”中竟是被嚴厲批判的“禁片”時,那樣優(yōu)美動聽、健康明朗、積極向上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竟然曾是“很不健康”甚至“反動” 時,不禁大吃一驚、大惑不解。的確,未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很難想像那種專制、嚴苛的程度。連《鐵道游擊隊》都是“大毒草”,那樣的插曲都“很不健康”, “香花”、“健康”的標準之嚴格、荒誕則可想而知,也就只能“十年八部樣板戲”了。
一部紅色經(jīng)典,幾多唏噓故事。然而,“經(jīng)典”背后的歷史正被迅速遺忘。一些學者的“紅色經(jīng)典”研究只談其表面的“文本”意義,有意回避其后的“歷史”。傳 媒人崔永元策劃和制作的紀錄節(jié)目《電影傳奇》中有“微山湖上――鐵道游擊隊”專集,本是講影片“幕后”的故事、花絮,卻也根本沒有提到這部電影、小說后來 的悲慘命運。一個不敢、不能、不愿正視自己過去、正視自己歷史的群體或民族,將走向何方?不能不令人擔憂。但愿,這只是杞人之憂。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