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甫:從編字典看夏丏尊先生的為人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夏丏尊先生抱著滿腔熱情來從事工作和學習,在生活上也這樣,這是情。這樣對待工作、學習和生活,就產(chǎn)生了各種想法,有的提到理論高度,這是理。情和理結(jié)合,腳踏實地地工作、學習和生活,這是事。(對“理”和“事”的提法,見于下引《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輯·我的畏友弘一和尚》文中。)我接受夏先生的教導,主要在向夏先生學習編字典的時候,因此從夏先生編字典談起。
1941年,日本侵略軍進占上海租界,上海開明書店出版業(yè)務(wù)暫告停頓。夏先生決定在開明編譯所主編《夏氏字典》,指定我作助手。我在夏先生的領(lǐng)導下學習編字典工作,開始對夏先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到夏先生對待工作和生活充滿熱情。就編字典說,夏先生不是按照字典一般的編法來編,首先就怎樣幫助讀者來考慮。讀者既要讀白話文,也要讀文言文,因此這部字典要文白結(jié)合。夏先生既要幫助讀者從字典里查到不認識的字的音義,還要幫助讀者從字典里查到每個字的不同用法。這部字典既是文白結(jié)合,又是義用兼顧。這樣考慮,恰能說明夏先生抱著滿腔熱情來對待這個工作。有了這種熱情,才有這種想法。怎樣來貫徹這種想法呢?在文言里的一個單字,在白話里往往成了雙音詞。要文白結(jié)合,對一個字作了注釋以后,下面舉的例證,有白話的,有文言的。后面再來一個復(fù)詞,在字典里作〔復(fù)」,復(fù)詞下面,把這吟字的意義在自話里構(gòu)成雙音詞列出。這個〔復(fù)〕,是夏先生的新創(chuàng)。仁復(fù)」下的雙音詞是白話,_例句的字有單音詞,是文言,這就是文白結(jié)合。象“大”字,有體積大的意思的,舉例如“房子大”“地方大”,〔復(fù)〕作“寬大”“廣大”,有年齡大的意思的,例如“年紀大”,〔復(fù)〕作“長大”,作重要解時,〔復(fù)〕作“重大”;有超越尋常的意思的,〔復(fù)〕作“偉大”;作夸張解時,〔復(fù)〕作“夸大”。這樣,有了復(fù)詞,更確定了“大”字的各種意義。這是就文白結(jié)合說的。再就義用兼顧說,夏先生的字典,分“名”“動”“形”“副”,如“風”字,象“風吹草動”,是名詞!按猴L風人”,第二個“風”是吹,即動詞;
“風力”,指風的力量,“風”是形容詞,“風餐露宿”,在風中餐,“風”是副詞。這就說明這個字的各種用法。(《夏氏字典》的原稿不知在何處,以上舉例非原文。)夏先生本著編字典的熱情,就產(chǎn)生這種想法,根據(jù)這種想法來編字典,這就是夏先生在編字典工作中的情、理、事?上н@部字典沒有編成夏先生便因病去世了。夏先生去世后,沒有人來對這部字典作完稿工作,這部字典始終未能成書。
夏先生不光是編字典這樣,譯書也這樣。他在《<愛的教育)
譯者序言》里說:“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后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zhí)過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tài)度,讀了這書好象丑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書中敘述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感,社會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之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才好。”(見《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輯》,以下引文同)夏先生對《愛的教育》的流淚,正說明他的動感情。他從動感情中產(chǎn)
生了對這本書的想法,再非常認真地把它翻譯出來,這就是夏先生在翻譯工作中的情、理、事。再就對這書名的翻譯說,意大利文原名《考萊》,是“心”的意思;英譯本作《考萊》,下又標《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日譯本作《愛的學校》。夏先生認為“書中所敘述的不但學校,連社會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愛的教育。”一個書名還要這樣反復(fù)考慮,說明夏先生對工作的認真。
夏先生在教學工作中也是這樣。夏先生在《緊張氣氛的回憶》里說,他在擔任浙江兩級師范學堂譯教時,學堂的舍監(jiān)受不過學生的氣,辭職不干了。一時找不到相當?shù)奶嫒。夏先生自告奮勇,兼任了這個當時認為屈辱的職位!拔倚鲁渖岜O(jiān),最初曾受到種種的試煉。因為我是抱了不顧一切的決心去的,什么都不計較,凡事皆用坦率強硬的態(tài)度去對付,決不遷就!薄拔也挥泴W生的過,有事不去告訴校長,只是自己用一張嘴和一副神情去直接應(yīng)付。每日起得甚早,睡得甚遲!薄霸穷A(yù)備去挨打與拚命的!闭f明夏先生是抱著滿腔熱情去兼任舍監(jiān)的。他“不記學生的過,有事不去告訴校長”,是愛護學生。他在這時,“讀教育論著,翻宋元明的性理書類,又搜集了許多關(guān)于青年的研究的東西來讀!鞭k事又非常認真。也是注意情、理、事來做好工作的。
夏先生在學習上也是這樣。夏先生在《我的畏友弘一和尚》里談到孔子在《論語·顏淵》篇里講“克己復(fù)禮為仁”的一段話,現(xiàn)在節(jié)錄在這里:
“《四書藕益解》前幾個月已出版了。有人送我一部,我也曾快讀過一次!焙蜕姓f。
“落益的出家,據(jù)說就為了注《四書》,他注到《顏淵問仁》一章?lián)f不能下筆,這才出家的!端臅阂娼狻防飳Α额仠Y間仁》章不知注著什么話呢?倒要想看看!蔽液闷娴貑。
“《顏淵問仁》一章,可分兩截看?鬃訉︻仠Y說:‘克己復(fù)禮,,只要‘克己復(fù)禮,本來具有的.不必外求為仁。這是說是‘仁,就夠了,和你所見到的唯心凈土說一樣(這是說佛教講的西方極樂世界只在心里,不用外求—振注)。但是顏淵還要‘請問其目’?鬃痈嬖V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是實行的項目!思簭(fù)禮’是理,‘非禮勿視’等等是事。所以顏回下面有‘請事斯語矣,的話。理是可以頓悟的,事非腳踏實地去做不行。理和事相應(yīng),才是真實工夫,事理本來是不二的。—藕益注《顏淵問仁》章大概如此吧,我恍惚記得是如此。”和尚含笑滔滔地說。
到夏先生看到《四書蕩益解》的《顏淵間仁》一章,“不看猶可,看了不禁呀地自叫起來。”
“原來藕益在那章書里只在‘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下面注著‘僧再拜’三個字.其余只錄白文,并沒有說什么,出家前不能下筆的地方,出家后也似乎還是不能下筆。所謂‘事理不二’等等的說法,全是和尚針對了我的病根臨時為我編的講義!”
這段話說明弘一法師的學習也是情、理、事結(jié)合的。情是有感情的,這感情不僅對藕益的注,也對夏先生的“唯心凈土說”,因而產(chǎn)生為夏先生“編的講義”,這就是理;他自己是“腳踏實地去做”的,這就是事。夏先生聽了弘一法師的話說:“和尚對我的勸誘在我是終身不忘的,尤其不能忘懷的是這一段故事!毕南壬谶@里是充滿感情的,這是情,夏先生對弘一法師這段話,有了認識,這是理,但夏先生還是跟弘一法師不同,弘一法師有了認識,就出家去做和尚了,這說明弘一法師的理是唯心的,所以歸向佛教;夏先生有“凈土唯心說”,認為凈土是唯心的,并非實有,說明夏先生的理是唯物的,這是夏先生跟弘一法師的不同處。
夏先生的理怎么是唯物的,這里試舉一例。在五四運動時期,吳虞提出“打倒孔家店”。他在《新青年》二卷六號《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的根據(jù)》里,指出封建專制建立在家族專制上面,說:“家族之專制既解,君主之壓力亦散,如造彎窿然!币虼税芽鬃拥奶岢⑻,說成是封建專制的最大禍根,從而認為“盜丘之遺禍在萬世”(本“盜環(huán)”之稱,稱孔丘為“盜丘”),認為孔子的提倡孝梯成為萬世罪人。就在五四運動的1919年10月里,夏先生發(fā)表了《家族制度與都會》,對家族制度的危害提出了新的看法。夏先生說:“都
會生活與家族制度根本上不能不生沖突,鄉(xiāng)村有宗祠,都會沒有宗祠,就是證據(jù)。本來住在都會里的人大概只有家庭,沒有家族;在都會作客的人雖然在鄉(xiāng)村仍有家族,但是因都會上職業(yè)樣式的變遷,事實上也不能夠維持他在鄉(xiāng)村的家族制度!边@篇文章,有力地說明都會的興起,都會中家庭的建立,造成家族制度的崩潰。這樣唯物的觀點,實際上推翻了家族制度“遺禍在萬世”的說法。不用萬世,家族制度已垮了。當時家族制度雖已在崩潰,但并不影響軍閥割據(jù)的封建專制,也說明家族制度并不是封建專制的根據(jù),家族制度雖已崩潰,封建專制并不因此解體。夏先生的唯物觀點,可以糾正吳虞理論的錯誤,雖然夏先生只講家族制度在都會建立后趨向崩潰,但讀者卻可以從中得出以上的結(jié)論來。夏先生這種唯物觀點,終于使他跟弘一法師出家不同。這也就是夏先生在學習上的理和事,提出《家族制度與都會》是理,不照弘一法師的意見去出家是事。
夏先生在生活上也是這樣。他在《<子愷漫畫>序》里談到在生活上的情、理、事,這里加以節(jié)錄。夏先生寫弘一法師“從溫州來寧波”,“掛搭于七塔寺”!颁佊袃蓪樱墙y(tǒng)艙式的。他住在下層”,說“在此地掛搭怎樣舒服”。又談到“前兩日是住在某某旅館(小旅館)里的!薄昂芎!臭蟲也不多,不過兩三只。”夏先生堅請他“明日同往白馬湖去小住幾日”,“他也就欣然答應(yīng)!
“行李很是簡單。鋪蓋竟是用破席子包的。到了白馬湖,在春社里替他打掃了房間,他就自己打開鋪蓋,先把那破席子珍重地鋪在床上,攤開了被,把衣服卷了幾件作枕。再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邊洗面去。
“這手巾太破了,替你換一條好嗎?”我忍不住了。
“那里!還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彼涯瞧剖纸碚渲氐貜堥_來給我看,表示還不十分破舊。
他是過午不食的。第二日未到午,我送了飯和兩碗素菜去(他堅說只要一碗的,我勉強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蘿卜白菜之類,可是在他卻幾乎是要變色而作的盛撰,喜悅地把飯劃入口里,鄭重地用筷夾起一塊
蘿卜來的那種了不得的神情,我見了幾乎要流下歡喜慚愧之淚了!
筆上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樣萊來齋他,我也同席。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
我說:
“這太咸了!
“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
……第三日,他說飯不必送去,可以自己來吃,·、一
“那么逢天雨仍替你送去吧!
“不要緊!天雨,我有木屐哩!”他說出木屐二字時,神上竟儼然是一種了不,得的法寶。我總還有些不安。他又說:
“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我也就無法反對了。在他,世間竟沒有不好的東西,一切都好,刁該館好,統(tǒng)艙好,掛搭好,破席子好,破舊手巾好,白菜好,蘿卜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
這是何等的風光啊!宗教上的話且不說,瑣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謂生活的藝術(shù)化了嗎?人家說他在受苦,我卻要說他是享樂。我常見他吃蘿卜白菜時那種喜悅的光景,我想。蘿卜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實嘗到的了。對于一切事物,不為因襲的成見所縛,都還他一個本來面目,如實觀照領(lǐng)略,這才是真解脫,真享樂。
在這里,夏先生對弘一法師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充滿了贊美的熱情,這是情。從中體會出生活的藝術(shù)化,這是理。弘一法師這樣對待生活,是事。夏先生既有這種生活藝術(shù)化的想法,說明夏先生也有這種生活藝術(shù)化的實踐,這是夏先生在生活上的情、理、事。
抗戰(zhàn)中的1938年,夏先生到上海南屏女中去兼課,是教《論語》。可惜他的講義沒有保存下來。夏先生懷著滿腔熱情去教《論語》,一定有不少新的看法。在夏先生文集里,只找到《“中”與“無”》一文,(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里面接觸到對《論語》的解釋。如《論語·陽貨》:“子日:‘予欲無言!迂暼:‘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尤:‘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邢昂疏稱:“人若無言,但有其行,不亦可乎?”即認為行比言重要。朱熹集注:“圣人一動一靜,莫非妙道精義之發(fā),亦天而己,豈待言而顯哉?”認為圣人的道,通過行動來顯示,不必用言語!墩撜Z·堯曰》:“允執(zhí)厥中!
朱熹集注:“允,信也。中者,無過不及之名!毕南壬谖恼吕镎f:“‘中’是個絕對的觀念。叫作‘中’,原是權(quán)用的名稱。名稱是相對的,于是只好用否定的字來限制解釋!小诟旧喜皇恰,‘過,‘不及,等的對待,世人誤解作折衷調(diào)和固然錯了,朱子解作‘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也未徹底。‘中’不是‘偏,,亦不是‘不偏,,不是‘倚,,亦不是‘不倚’,不是‘過,,亦不是‘不過,不是‘不及,,亦不是‘非不及’。”夏先生認為朱熹的解釋不夠徹底。
因為“中”是絕對的觀念,朱熹用相對的“過”與“不及”等來解釋,自然不貼切了。大概夏先生認為“中”是恰到好處的意思。夏先生又說:“在究竟的絕對上說,好象沉默勝過雄辯的樣子!边@是對“予欲無言”的解釋。對于絕對的觀念,不好用相對的話來解釋。這樣講,似乎比邢昌疏和朱熹注都高明些。記得夏先生有一次去南屏女中上課后,來開明,講到《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焙孟笾v到這里的“而”字,聯(lián)系的是兩個相反的概念,
“溫”和“厲”相反,“威”和“不猛”相反,“恭”是恭遜,不免偏促,與安泰的從容也不一致。這樣來觀察孔子,有辯證觀點。夏先生抱著滿腔熱情去教學,在認識上就有這樣超越前人的看法。
最后,再談兩點夏先生的話,為《夏丏尊文集》里所未記載的。一是對于辦雜志的,夏先生提出開始是“人辦雜志”,后來是“雜志辦人”。即開始時為了發(fā)表某種理論,有目的地辦雜志;后來提不出什么新的理論來,為辦雜志而辦雜志,就成了雜志辦人了。按照夏先生的教導,只有不斷地跟著時代前進,不斷地適應(yīng)讀者新的需要服務(wù),才能不斷地做好“人辦雜志”的工作。夏先生又談到鏟除封建意識,認為只有發(fā)展大生產(chǎn),在大生產(chǎn)中需要大量的工人和技術(shù)人才,才能打破靠親戚和朋友關(guān)系來用人,才能做到用人唯才,才能逐漸打破封建意識。夏先生抱著滿腔熱情來對待工作、學習和生活,因而產(chǎn)生各種想法,其中確有不少值得吸取的理論?上业恼J識不夠,在這里只能極粗淺地談?wù)劇?/p>
熱點文章閱讀